今天给各位分享国产战车保障系统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国产战车保障系统有哪些牌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WZ501式步兵战车哪些武器系统?
中国WZ501式步兵战车:501步兵战车是我国研制的第一代履带式步兵战牢,1986年设计定型,1992年开始批量生产,主要用于协同坦克作战,也可独立遂行作战任务,该率的研制成功,有效地提高了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的作战效能,也为我国步兵战车的发展奠了基础。
501步兵战车历“小、轻、灵”车型,战斗全13,2吨,乘员员3人,载员8人,主要武器为一门73毫米低压滑膛炮和红箭-73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
它具有较强的机动能力,最大公路速度可达70千米/小时,水上最大速度为7.2千米/小时。其装甲防护比较强弱,但通过车体流线型及大倾角设计,使装甲防护能力有所提高。
501步兵战车火力系统包括一门73毫米低压滑膛炮、一具红箭—73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和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及步兵班武器。
另外,车上还配有一枚红缨一5号单兵肩射式防空导弹,73毫米低压滑膛炮配有火箭增程破甲弹和钢珠榴弹各20发,采用自动装填,射速7~8发/分,破甲弹直射距离780米,有效射程1300米;榴弹最大射程2900毫米,红箭-73反坦克导弹为有线制导,可在车内装填和发射,射程为500-3000米,导弹基数4枚。
炮长配有红外或微光夜视仪,具有一定的夜战能力,车体两侧及后门上共设有9个射击孔,供步兵班射击用,此外,每3~4辆步兵战车配有一枚红缨-5号防空导弹,射距4200米,射高50-2300米,有一定的对空自卫能力,该车推进系统主要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行动系统和操纵系统,而且发动机前置。
2、BRM-3战车武器系统有哪些?
BRM-3主要武器装备是一门2A72型30毫米双向装弹火炮,弹药基数400发,附加弹带上另有200发备用,射速300发/分钟,可进行360度水平旋转,射角64度,可与机枪配合使用,攻击地面和空中目标。配备各种类型的炮弹,穿甲弹有效射击距离2500米,碎片爆破弹有效射击距离4000米。在电子机械装弹系统出现故障时,可手动装弹。
火控系统由带夜视通道(主动式和被动式)的BRK-2-42型观察瞄准仪和PPB-2型对空目标开火瞄准仪组成。作为火炮的补充,战斗侦察车两边各装配一挺7.62毫米PKT机枪,弹药基数2000发。
此外,所有乘员还配备有防护武器,主要是15枚手榴弹,6支AK-74自动步枪,弹药基数1800发,右侧和后门处有2个射击孔,车上还可装配反坦克导弹系统发射装置。
BRM-3步兵战车上装备有各种专用设备,可侦察敌方兵力和设备情况,并随时向已方司令部传送观察到的情况,主要是1PX71“教具-2”昼视观察仪、1PX61“佩彻涅格人”夜视观察仪、1D14“动物区系”激光测距仪、1RL-133-1“信念”侦察雷达。
激光测距仪装配在车顶上,可在相对炮塔60度区域内旋转,侦察雷达可升高1米,由车长或操纵员控制,在±240度区域内旋转。
雷达天线可以取下,借助专用的三角架和导线,放置到距离战斗侦察车20米开外的地方进行情报侦察,对坦克类目标的搜索距离为20公里。为准确确定自己的位置和目标方位,步兵战车上装配了TXA-4、1G50、1T129型导航设备。
这样,战车所观察到的信息由车载计算机随时处理。另外,车上装备有R-163-50U、R-163-5K、R-163-10U型无线电台,在普通状态下,无线电通信距离为100公里,在使用竖杆式天线时,通信距离为350公里。在战斗时,所有装置电力供应由自动化电发动机保障。
3、86式步兵战车包括哪些动力系统?
86式步兵战车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行动系统和操纵系统,发动机及传动装置位于车辆前部右侧。发动机采用V型120度夹角、4冲程6V150水冷直喷式高速柴油机,功率293马力。
该发动机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高度仅770毫米,为整车实现外形低矮创造了条件,单位功率约22马力/吨。同时采用纵向安装,通过主离合器与安轴式常啮合变速箱相连,二级行星转向机安装在变速箱端头,使整个动力传动装置形成一个整体,便于安装和调整。
主离合器为单片式摩擦离合器,液压操纵;必要时也可用压缩空气操纵。变速箱为定轴式、同步器换档的机械式变速箱,有5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
其中2到3档和4到5档有同步器,采用液压伺服助力操纵;一档和倒档无同步器,用机械操纵。二级行星转向机的离合制动器通过转向杆和液压系统进行操纵,可实现无级滑动转向,侧减速器为一级行星式,可保证在结构紧凑的条件下实现增大主动轮扭矩。
4、中国歼-11B战机有哪些机载系统?
歼-11B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综合火控系统替代原来苏-27SK的简单的攻击/导航系统,其着眼于作战要求的提高和机载武器的增加,围绕着作战任务的相关系统,可以提供更快、更准、更多的目标信息,具有多机协同和多目标攻击能力,整个系统以1553B数据总线为骨干,以任务计算机为核心。
将火控雷达、光电探测系统、外挂管理系统、综合显示系统、惯导系统、大气数据计算机等有机相连,并且综合了通信/导航/识别系统和电子战系统,由于航空电子系统的综合化程度提高,实现了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可以帮助飞行员顺利的执行战术操作,并赋予战机良好的操作特性,由于使用了模块化结构也助于系统方便的进行功能的扩展、升级和维修。
作为系统主要的探测系统歼11B配备了国产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雷达采用了平板缝阵天线,根据我国相关外销产品的介绍其应该具备远程探测和多目标攻击能力可在高、中、低三种脉冲重复率多种波形条件下工作,形下工作,可完成自适应的脉冲压缩和自动波形管理。敌我识别器与雷达交联,辨别目标敌我属性。
与其配套的国产霹雳-12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采用引进的俄罗斯主动雷达导引头,其对战斗机大小的目标可以提供超20公里的探测距离,其采用的信号/数据处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较强,另并且配备了俄罗斯研制的光纤陀螺,它可使导引头立即入准备状态,并能精确地控制和稳定天线“快速热仅需8s,因此导弹可在惯性飞行状态下预热”,提高了导弹的攻击能力,因此霹雳-12与机载雷达相结合,让歼11B实现了发射后不用管和多目标攻击能力,大大提高了其空战能力。
另外歼11B可以通过数据链与预警机形成联合网络作战系统,可以在远离国土防空雷达网的战区执行作战任务,形成“中华侧卫之墙”对战区敌机进行扫荡,这在我国空军预定战场远离大陆的情况是极其宝贵的。
国产全玻璃化座舱
与先进的航电系统相配套歼11B采用了全玻璃化座舱,根据有关资料歼11B的座舱采一个衍射平显和多个座舱显示器,其中生动衍射平显具备广角、宽视的优点,并且可以支持光电瞄准吊舱的使用,其是飞行员的基本显示系统,可以显示导航、飞行和火控等相关信息,平显下方还有战术输入控制面板,用于通信、导航等信息的输入,
歼11B座舱显示器采用彩色多功能液晶显示器,显示器周围有输入控制键用模式的控制和参数的选择,功能分别包括;飞行/作战信息、雷达/电子战、叠加了战术信息的数字地图等,显示器的功能可以互换,由于具备良好的座舱界面,大大降低了飞行员的负担,提高其掌握战场态势的能力。
即战机可以通过数据链获得外部探测系统如预警机的信息来对战场形势地图进行实时的更新,这样飞行员可以迅速从显示器读取相关信息,不过再先进的探测系统也不能保证对战机所有目标的全部掌握,因此总有少数敌机会靠近我方战机,利用红外制导导弹或者航炮发动“静默”突袭。
因此需要飞行员在作战时尽量保持头向座舱之外,来维持对战机周围的状况的感知,因此飞行员从座舱读取信息的时间越短,其能够向外警戒的时间就越长,因此对方的可趁机之机就越少,这在复杂战场情况下可以有效的提高战机的生存能力。
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
与第三代战机一样,苏-27SK采用放宽静稳设计以降低阻力和提高飞机机动能力,为提供良好的操纵性能,苏-27采用了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但限于当时前苏联的技术条件,其电传系统仍旧属于电子-机械混合体制,在纵向使用了四余度全权全时工作的模拟电传系统,而横航向采用了机械操纵和模拟式三余度阻尼器的混合控制布局。
这个系统虽然满足了飞机总体战术技术指标的要求,但也付出了较大的重量和体积的代价,同时可靠性也较低,歼11B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与苏-27SK的操纵系统相比,有着控制精度高、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易于复杂逻辑和控制律设计实现、软件易于修改、便于与其他机载系统接口通讯等不可比拟的优点,特别是可以减小系统重量、占空体积、加工周期及制造成本。
同时由于取消横航向机械杆系,采用全电传系统增稳。可扩大飞机的大攻角工作范围。提高战机的机动性能,为进一步发展为飞控/火控及推力一体化综合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产大推力涡扇发动机
歼11B另外一个突破在于其配备了国产涡扇10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外电报道我国于1986年利用获得的CFM-56发动机的核心机开始研制涡扇十,由CFM-56发动机的核心机衍生出来的发动机就是美国F-16C/D战斗机的F-110发动机,因此从各方面来讲涡扇-10相近于美国F-110-GE-129,另外由于我国也大量引进了AL-31F发动机,其在某些方面也参考AL-31F的相关技术,涡扇十于2006年设计定型,2008年在珠海航展公开展出。
有消息指涡扇十最大推力超过130千牛,推重比为7.5,涵道比为0.8,大于AL-31F的0.57,因此在耗油率上比AL-31F要低,其服采用带进气可变弯度导向叶片的三级风扇,多级静子可调的压气机,带有复合冷却技术叶片的高压涡轮,弯-扭组合气动设计的低压涡轮,平行进气、分区分压供油的加力燃烧室,全程无级可调收敛——扩散式喷口,以及高、低压转子转向相反的设计等。另外,发动机从设计上注重维修性品质,采用单元体结构设计,设置齐全的状态监控手段,提供方便的保障设施等等。
这些先进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另外太行”发动机采用的复合材料外涵机匣是在国内航空发动机上第一次应用复合材料技术。复合材料外涵机匣比钛板焊接结构的外涵机匣重量减轻30%,而且比强度、比刚度更高,疲劳寿命更长,更耐腐蚀。
尽管现在有资料指涡扇十存在某些不足,如加速性、空中启动包线和地面启动时间都要低于AL-31F,另外在量产初期质量和可靠性也不稳定,但毕竟其代表我国已经掌握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研制与制造技术,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对于我国空军和航空工业的重要性堪比载机本身。
关于国产战车保障系统有哪些和国产战车保障系统有哪些牌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