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linux中如何定义结构,以及linux中如何定义结构体可以优化内存分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Linux常见文件结构体有哪些
linux虚拟文件系统核心数主要有以下几个数据结构: * 超级块结构(struct super_block {...} ) 该结构保存了一个被安装在linux系统上的文件系统的信息。对于基于磁盘的文件系统,该结构一般和保存在磁盘上的"文件系统控制块"对应。
2、Linux文件组织结构是什么?
一切从“/”开始
在Linux系统中,目录、字符设备、块设备、套接字、打印机等都被抽象成了文件,即刘遄老师所一直强调的“Linux系统中一切都是文件”。既然平时我们打交道的都是文件,那么又应该如何找到它们呢?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想要找到一个文件,我们要依次进入该文件所在的磁盘分区(假设这里是D盘),然后在进入该分区下的具体目录,最终找到这个文件。但是在Linux系统中并不存在C/D/E/F等盘符,Linux系统中的一切文件都是从“根(/)”目录开始的,并按照文件系统层次化标准(FHS)采用树形结构来存放文件,以及定义了常见目录的用途。另外,Linux系统中的文件和目录名称是严格区分大小写的。例如,root、rOOt、Root、rooT均代表不同的目录,并且文件名称中不得包含斜杠(/)。Linux系统中的文件存储结构如图6-1所示。
前文提到的FHS是根据以往无数Linux系统用户和开发者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是用户在Linux系统中存储文件时需要遵守的规则,用于指导我们应该把文件保存到什么位置,以及告诉用户应该在何处找到所需的文件。但是,FHS对于用户来讲只能算是一种道德上的约束,有些用户就是懒得遵守,依然会把文件到处乱放,有些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它。这里并不是号召各位读者去谴责他们,而是建议大家要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千万不要认准这个FHS协定只讲死道理,不然吃亏的可就是自己了。《Linux就该这么学》 一起学习linux, 在Linux系统中,最常见的目录以及所对应的存放内容如表所示。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目录名称以及相应内容
目录名称 应放置文件的内容
/boot 开机所需文件—内核、开机菜单以及所需配置文件等
/dev 以文件形式存放任何设备与接口
/etc 配置文件
/home 用户主目录
/bin 存放单用户模式下还可以操作的命令
/lib 开机时用到的函数库,以及/bin与/sbin下面的命令要调用的函数
/sbin 开机过程中需要的命令
/media 用于挂载设备文件的目录
/opt 放置第三方的软件
/root 系统管理员的家目录
/srv 一些网络服务的数据文件目录
/tmp 任何人均可使用的“共享”临时目录
/proc 虚拟文件系统,例如系统内核、进程、外部设备及网络状态等
/usr/local 用户自行安装的软件
/usr/sbin Linux系统开机时不会使用到的软件/命令/脚本
/usr/share 帮助与说明文件,也可放置共享文件
/var 主要存放经常变化的文件,如日志
/lost+found 当文件系统发生错误时,将一些丢失的文件片段存放在这里
3、Linux操作系统的结构?
Linux作为一个实时操作系统,具有高效的I/O管理能力,能够处理和存储控制系统所需的大量数据。Linux操作系统的结构一般由Linux内核、命令解释器(Shell)、文件系统以及应用程序四大部分构成。
4、linux-存储结构与磁盘划分
Linux系统中的一切都是从根/目录开始的,并按照文件层次化标准(FHS)采用树形结构来存放文件,以及常见目录的用途。
Linux文件存储结构:
/
/root /bin /boot /dev /etc /home /var /lib /usr /media /tmp /proc
I I I
/root/Desktop /root/Media /usr/bin /usr/lib
/boot 开机所需文件-内核、开机菜单以及所需配置文件等
/dev 以文件形式存放任何设备与接口
/etc 配置文件
/home 用户家文件
/bin 存放单用户模式下还可以操作的命令
/lib 开机时用到的函数库,以及/bin与/sbin下面的命令要调用的函数
/sbin 开机过程中需要的命令
/media 用于挂载设备文件的目录
/opt 放置第三方的软件
/root 系统管理员的家目录
/srv 一些网络服务的数据文件目录
/tmp 任何人都可使用的共享临时目录
/proc 虚拟文件系统,例如系统内核、进程、外部设备及网络状态等
/usr/local 用户自行安装的软件
/var 主要存放日志等经常变化的文件
linux中SCSI\SATA\U盘的命名规则为/dev/sd[a-p]
硬盘设备是由大量的扇区组成的,每个扇区的容量为512字节。其中第一个扇区保存主引导记录与分区表信息(446字节),分区表64字节,结束字符2字节;其中分区表中每记录一个分区信息就需要占用16字节,这样一来最多只有4个分区信息可以写到第一个扇区中,这四个分区就是主分区。为了解决分区数不够的问题就要将第一个扇区中的分区表中16字节(扩展分区)拿来指向另外一个分区
主分区或扩展分区的编号从1开始,到4结束
逻辑分区的编号从5开始
举个栗子:
主分区1 sda1 主分区2 sda2 主分区3 sda3 扩展分区
I
逻辑分区1 sda5 逻辑分区2 sda6
PS:/dev中sda之所以是a并不是由插槽决定的,而是由系统内核的识别顺序来决定的
PS2:可有手动指定分区的数字编号所以并不能以编号来判定硬盘位置是设备上的第几个
PS3:扩展分区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分区,而更像是一个占用16个字节分区表空间的指针-----一个指向另外一个分区的指针
为什么一般看不见sda4?
通常硬盘分区的二种方式,4p,3p+e,也就是说可以分为4个主分区或者3个主分区加一个扩展分区如果使3p+e的话那么久不存在第4个主分区而是将第四个主分区的位置换为了扩展分区而扩展分区的第一个逻辑分区会被命名为sda5
linux中如何定义结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linux中如何定义结构体可以优化内存分配、linux中如何定义结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