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linux需要哪些分区,以及linux哪些分区是必须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安装LINUX操作系统至少需要分几个区
- 2、Linux操作系统一般要分几个区?各个区的格式?
- 3、Linux系统必须至少要创建哪些分区
- 4、安装linux至少需要哪两个分区?作用分别是什么?
- 5、描述安装LINUX至少需要哪两个分区,还有哪些常用分区?
- 6、linux的常见的分区类型有哪些?
1、安装LINUX操作系统至少需要分几个区
linux一般要有以下三个分区:“/boot”引导分区格式ext3、“/”根分区,基本上很多目录设备都是挂载在此分区,“swap”
1.
boot
linux硬盘系统,它的引导文件很小很小,这个boot挂载点,大家分
100m,就足够了(这个基本上能算是定论!不管你硬盘多大,就分这么多,足够足够了!等你安装完了系统,去看看它,其实就占
45m——50m)
小知识:boot挂载点,并不是必须的。但是私人建议,如果你要做双系统,最好是单独分出来,等你安装grub引导器的时候,把它安装到boot上,就是双系统了,这样做,目的就是更明确,更方便。
2.
/
(有些linux发行版,这个也写做:/root,功能道理是一样的)
刚才说过了,得大点,至少5g以上
3.
swap
有一个不成文的小规律:
计算机内存,小于
1g的,swap分
512m;内存大于
1g的,分
1g就行。
以上分区,出了swap是不能更改格式,其他都是以ext3为主的!
2、Linux操作系统一般要分几个区?各个区的格式?
Linux一般要有以下三个分区:“/boot”引导分区格式ext3、“/”根分区,基本上很多目录设备都是挂载在此分区,“SWAP”
1.
boot
Linux硬盘系统,它的引导文件很小很小,这个boot挂载点,大家分
100M,就足够了(这个基本上能算是定论!不管你硬盘多大,就分这么多,足够足够了!等你安装完了系统,去看看它,其实就占
45M——50M)
小知识:BOOT挂载点,并不是必须的。但是私人建议,如果你要做双系统,最好是单独分出来,等你安装grub引导器的时候,把它安装到boot上,就是双系统了,这样做,目的就是更明确,更方便。
2.
/
(有些Linux发行版,这个也写做:/root,功能道理是一样的)
刚才说过了,得大点,至少5G以上
3.
SWAP
有一个不成文的小规律:
计算机内存,小于
1G的,SWAP分
512M;内存大于
1G的,分
1G就行。
以上分区,出了swap是不能更改格式,其他都是以Ext3为主的!
3、Linux系统必须至少要创建哪些分区
1、SWAP分区,根据内存大小和应用分区,2G-8G
2、/根分区,一般20G-50G足够了
3、应用分区,根据需求建分区,1G-2T,太大了格式化都要等很久哦,超过2T得用GPT分区了
比如你要安装oracle,你就给oracle程序和数据各建一个大一点的分区
比如你的应用指定要安装在opt下,你就建一个大一点的/opt分区
比如你要你要建网站,你可以根据网站路径建一个分区
比如你的软件都存放在/usr下,你就单独给/usr分个大一点的分区
比如你要建N个用户,都存放在/home目录,你就建个大/home分区
4、安装linux至少需要哪两个分区?作用分别是什么?
一个为根分区,一个为交换分区。
1,/,根分区,一般所有文件都放在根目录下。
2,swap,虚拟内存,交换分区,一般大小为机器内存的1-2倍。
起码有如上两个分区才可以安装linux系统。建议再增加一个/boot分区,200M左右即可。
作用:
Swap分区在系统的物理内存不够用的时候,把物理内存中的一部分空间释放出来,以供当前运行的程序使用。那些被释放的空间可能来自一些很长时间没有什么操作的程序,这些被释放的空间被临时保存到Swap分区中,等到那些程序要运行时,再从Swap分区中恢复保存的数据到内存中。
Swap分区,即交换区,系统在物理内存不够时,与Swap进行交换。 其实,Swap的调整对Linux服务器,特别是Web服务器的性能至关重要。通过调整Swap,有时可以越过系统性能瓶颈,节省系统升级费用。
根分区在Linux操作系统中,除/boot目录外的其它所有目录都对应于该分区.因此,用户可通过访问除/boot目录外的其它所有目录来访问该分区。
扩展资料:
linux其他分区作用:
/home分区,是用户的home目录所在地
/var/log分区,是系统日志记录分区
/tmp分区,用来存放临时文件。
/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实用程序。
/dev分区,存放设备文件。
/opt分区,存放可选的安装的软件。
/s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管理文件。
/usr分区,是red hat linux系统存放软件的地方
/boot分区,它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wap分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收藏linux磁盘分区
5、描述安装LINUX至少需要哪两个分区,还有哪些常用分区?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一个swap分区,一个/boot分区,一个/usr分区,一个/home
分区,一个/var/log分区。当然这没有什么规定,完全是依照你个人来定的。但记住至少要有两个分区,一个swap分区,一个/分区。
分区介绍:
swap分区是linux暂时存储数据的交换分区,它主要是把主内存上暂时不用得数据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调进内存内,且作为swap使用的分区不用指定“mout
point”(载入点),既然它作为交换分区,我们理所当然应给它指定大小,它至少要等于系统上实际内存的量,一般来说它的大小是内存的两倍,如果你是16mb的内存,那么swap分区的大小是32mb左右,以此类推。但必须还要注意一点,swap分区不要大于128mb,因为系统不需要太大的交换分区。以此类推,如果你是128mb或更大的内存,swap分区也只能最大被定为127mb。况且你还必须注意的是如果你是128mb(或更大)的内存,你必须提醒系统你有这么大的内存,要不然它可不认你这个128mb内存。具体如下:当顺利启动了安装过程后,会显示一个boot:提示符,这时你只要键入boot:linux
mem=128mb就可以了。另外你也可以创建和使用一个以上的交换分区,最多16个。
*linux
native是存放系统文件的地方,它只能用ext2的分区类型,上面已说过。对windows用户来说,操作系统必须装在同一分区里,它是商业软件吗!所以你没有选择的余地!对red
hat
linux来说,你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你可以把系统文件分几个区来装(必须要说明载入点),也可以就装在同一个分区中(载入点是“/”)。下面我们看看可以创建哪些分区(仅列常用几种)。
/boot分区,它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建这个分区是有必要的,因为目前大多数的pc机要受到bios的限制,况且如果有了一个单独的/boot启动分区,即使主要的根分区出现了问题,计算机依然能够启动。这个分区的大小约在50mb—100mb之间。
/usr分区,是red
hat
linux系统存放软件的地方,如有可能应将最大空间分给它。
/home分区,是用户的home目录所在地,这个分区的大小取决于有多少用户。如果是多用户共同使用一台电脑的话,这个分区是完全有必要的,况且根用户也可以很好地控制普通用户使用计算机,如对用户或者用户组实行硬盘限量使用,限制普通用户访问哪些文件等。其实单用户也有建立这个分区的必要,因为没这个分区的话,那么你只能以根用户的身份登陆系统,这样做是危险的,因为根用户对系统有绝对的使用权,可一旦你对系统进行了误操作,麻烦也就来了。
/var/log分区,是系统日志记录分区,如果设立了这一单独的分区,这样即使系统的日志文件出现了问题,它们也不会影响到操作系统的主分区。
/tmp分区,用来存放临时文件。
/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实用程序。
/dev分区,存放设备文件。
/opt分区,存放可选的安装的软件。
/s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管理文件。
6、linux的常见的分区类型有哪些?
主分区是Ext4格式,另一个SWAP分区格式。
linux最少需要两个分区,主分区是Ext4格式,另一个SWAP分区格式。
1、第一个是引导分区,用来安装UEFI等引导信息,通常用Ext2、Ext4的格式;
2、第二个就是安装系统和储存文件的Ext4格式分区;
3、第三个就是专用于与内存交换数据和作为缓存使用的SWAP分区。
扩展资料
1、s -l命令以详情模式(long listing fashion)列出文件夹的内容。
1、ls -a命令会列出文件夹里的所有内容,包括以"."开头的隐藏文件。 注意:在Linux中,文件以“.”开头就是隐藏文件,并且每个文件,文件夹,设备或者命令都是以文件对待。
2、lsblk lsblk就是列出块设备。除了RAM外,以标准的树状输出格式,整齐地显示块设备。 lsblk -l命令以列表格式显示块设备(而不是树状格式)。 注意:lsblk是最有用和最简单的方式来了解新插入的USB设备的名字,特别是当你在终端上处理磁盘/块设备时。
3、uname "uname"命令就是Unix Name的简写。显示机器名,操作系统和内核的详细信息。 注意:uname显示内核类别,uname -a显示详细信息。
关于linux需要哪些分区和linux哪些分区是必须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