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linux分区方案怎么写,以及linux分区方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80G硬盘装Linux,怎么分区啊
- 2、求虚拟机linux分区方案
- 3、LINUX系统的自定义分区要求有哪些
- 4、Linux 磁盘分区详解
- 5、linux 分区方案求助,300G 固态硬盘 + 4T 机械硬盘
1、80G硬盘装Linux,怎么分区啊
至少2个分区 /swap分区,交换分区, /分区,为跟分区
其中/分区能再分:
/boot 100M 最好能单独做一个分区
/home 每个用户的主文件夹,最好单独分区
/var /tmp 也最好单独分区,具体多大,就看你干什么了
2、求虚拟机linux分区方案
这个其实没有什么标准,但是楼主切记分区遵循这么几个原则就ok了:
1.boot分区是内核引导,单独分出来,需要150M,因此建议分上200M就可以了,多了也是浪费
2.对于swap分区,一般在不超过8G的情况下分到机器物理内存的2倍,若物理内存大于8G那就分和物理内存一样大就好
3.对于根分区当然是越多越好,但是切记一点一定要留后路,也就是说在分好这几个标准分区之后(swap,boot,/)之后系统没有可用的剩余空间了,这点万万不可取的,
鉴于上面几点,而且是虚拟机应该是自己练习,我个人认为没必要将/Home分区单独分出来,根据楼主的10G空间,我给的分区方案如下:
/boot 200M
/swap 2G
/ 6G
给楼主一个建议,您的虚拟机只给了10G未免太少了,我那会虚拟机最少也是20G,分的少如果后面想装诸如oracle这类大型软件估计自检会不过关。
3、LINUX系统的自定义分区要求有哪些
在计算机上安装Linux系统,对硬盘进行分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下面介绍几个分区方案。
(1)方案1
/ :建议大小在5GB以上。
swap:即交换分区,建议大小是物理内存的1~2倍。
(2)方案2
/boot:用来存放与Linux系统启动有关的程序,比如启动引导装载程序等,建议大小为100MB。
/ :Linux系统的根目录,所有的目录都挂在这个目录下面,建议大小为5GB以上。
/home:存放普通用户的数据,是普通用户的宿主目录,建议大小为剩下的空间。
swap:实现虚拟内存,建议大小是物理内存的1~2倍。
(3)方案3
/boot:用来存放与Linux系统启动有关的程序,比如启动引导装载程序等,建议大小为100MB。
/usr :用来存放Linux系统中的应用程序,其相关数据较多,建议大于3GB以上。
/var :用来存放Linux系统中经常变化的数据以及日志文件,建议大于1GB以上。
/home:存放普通用户的数据,是普通用户的宿主目录,建议大小为剩下的空间。
/ :Linux系统的根目录,所有的目录都挂在这个目录下面,建议大小为5GB以上。
/tmp:将临时盘在独立的分区,可避免在文件系统被塞满时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建议大小为500MB以上。
swap:实现虚拟内存,建议大小是物理内存的1~2倍。
4、Linux 磁盘分区详解
Linux 系统中所有的硬件设备都是用文件的形式来表示和使用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想使用某个硬件设备首先你就需要将其挂载到某个目录下面,通过对这个目录的操作来操作设备;如果不挂载,通过Linux系统中的图形界面系统可以查看找到硬件设备,但命令行方式无法找到。
并不是根目录下任何一个目录都可以作为挂载点,由于挂载操作会使得原有目录中文件被隐藏,因此根目录以及系统原有目录都不要作为挂载点,会造成系统异常甚至崩溃,挂载点最好是新建的空目录
磁盘也是一样的,磁盘的文件是存放在 /dev 目录下,磁盘设备文件的命名规则为:
常见的主设备号有:sd,hd;它们是代表的不同的磁盘类型: sd 代表的 IDE 硬盘, hd 代表的是 SCSI 硬盘
次设备号就是同一类型设备的次序,用 [a-z] 来表示, /dev/sda 表示第一块 IDE 类型的磁盘, /dev/sdb 表示第二块 IDE 类型的磁盘
磁盘分区编号,每一块磁盘都会被划分为多个磁盘分区(这个下面会介绍),每一个分区都会有一个编号,比如: /dev/sda1 表示这是该磁盘的第一个分区,以此类推
在 Linux 中,每一个硬盘设备都只能划分四个主分区;若是划分了一个扩展分区那最多可以划分三个主分区;可以表示为:
主分区加扩展分区最多只有四个;可以全部划分为主分区,也可以之划分一个主分区;但是扩展分区最多只有一个;扩展分区是不能直接使用的,还有进一步划分为逻辑分区才能使用;一个扩展分区可以划分为多个逻辑分区;
主分区的分区编号是:1,2,3,4;从扩展分区划分出来的逻辑分区的编号是从 5 开始,以次累加
这跟系统启动有关系;当你启动电脑时,首先就会加载 BIOS 信息,这里面包含了 Cpu 和其他硬件设备的信息;找到它计算机就知道怎么启动了
接下来,它会去找 MBR(Master Boot Record) ,也就是主引导记录;为了方便 BIOS 的查找,所以就会把它放在磁盘上第0磁道上的第一个扇区中,磁盘中每个扇区有 512 字节;虽然只有这么大一点,但是要存三部分信息:
磁盘分区表总共只有 64 字节,而每个分区信息占 16 个字节,所以就只能有四个主分区了
这应该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了,一开始只有四个分区,后来发现四个分区不够用,就引入了扩展分区,而扩展分区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它必须再划分为逻辑分区,逻辑分区的数量可以是任意多个。
对用户而言,主分区和逻辑分区使用起来没有任何的区别,同时还能够达到无限分区的目的
我想很多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再了解了之后才发现磁盘分区还是有很多的好处的。具体例子:
现在给你一个仓库,你打算存放快递,一开始你一股脑的把所有的快递直接放进去,等到别人来取快递的时候你就发愁了,几十甚至上百个快递得找到啥时候啊
所以你打算开始分区管理,因为你代理了中通,圆通,百世等好几个快递,所以你打算按照不同的快递分为三个货架;
过一段时间发现同一种快递如果量大的时候还是会混乱;因此你又想了个办法就是按照日期给快递编号,然后按照不同的日期将货架分为多层,每一层存放某一天的快递,同时你又找了个表记录了每个分区快递存放的位置,这大大增加了存取的效率
磁盘分区的目的,
Linux 常见目录:
一般要是新手,可以只建立两个分区:
这种分区方式比较简单,如果只是测试可以用这种;要是想当成一个常用的系统,就需要更细一点划分了,常用的分区方案如下(假如有磁盘有100G):
5、linux 分区方案求助,300G 固态硬盘 + 4T 机械硬盘
方案一:固态硬盘完全当做系统分区(实际容量是279GB),4TB机械硬盘分成725GB、100GB、1000GB和1000GB。
方案二:只安装300GB固态硬盘,去掉4TB机械硬盘。69GB给系统,其他三个区依次分成70GB、70GB和70GB。
关于linux分区方案怎么写和linux分区方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