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phpcms报告,以及phpcms源码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PHPCMS专题不可写
Windows虚拟内存问题
以下详细介绍虚拟内存的设置和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内存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很大,电脑中所有运行的程序都需要经过内存来执行,如果执行的程序很大或很多,就会导致内存消耗殆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Windows中运用了虚拟内存技术,即拿出一部分硬盘空间来充当内存使用,当内存占用完时,电脑就会自动调用硬盘来充当内存,以缓解内存的紧张。举一个例子来说,如果电脑只有128MB物理内存的话,当读取一个容量为200MB的文件时,就必须要用到比较大的虚拟内存,文件被内存读取之后就会先储存到虚拟内存,等待内存把文件全部储存到虚拟内存之后,跟着就会把虚拟内里储存的文件释放到原来的安装目录里了。
当系统运行时,先要将所需的指令和数据从外部存储器(如硬盘、软盘、光盘等)调入内存中,CPU再从内存中读取指令或数据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结果存入内存中,内存所起的作用就像一个“二传手”的作用。当运行一个程序需要大量数据、占用大量内存时,内存这个仓库就会被“塞满”,而在这个“仓库”中总有一部分暂时不用的数据占据着有限的空间,所以要将这部分“惰性”的数据“请”出去,以腾出地方给“活性”数据使用。这时就需要新建另一个后备“仓库”去存放“惰性”数据。由于硬盘的空间很大,所以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就将后备“仓库”的地址选在硬盘上,这个后备“仓库”就是虚拟内存。在默认情况下,虚拟内存是以名为Pagefile.sys的交换文件保存在硬盘的系统分区中。
手动设置虚拟内存
在默认状态下,是让系统管理虚拟内存的,但是系统默认设置的管理方式通常比较保守,在自动调节时会造成页面文件不连续,而降低读写效率,工作效率就显得不高,于是经常会出现“内存不足”这样的提示,下面就让我们自已动手来设置它吧。
①用右键点击桌面上的“我的电脑”图标,在出现的右键菜单中选择“属性”选项打开“系统属性”窗口。在窗口中点击“高级”选项卡,出现高级设置的对话框.
②点击“性能”区域的“设置”按钮,在出现的“性能选项”窗口中选择“高级”选项卡,打开其对话框。
③在该对话框中可看到关于虚拟内存的区域,点击“更改”按钮进入“虚拟内存”的设置窗口。选择一个有较大空闲容量的分区,勾选“自定义大小”前的复选框,将具体数值填入“初始大小”、“最大值”栏中,而后依次点击“设置→确定”按钮即可,最后重新启动计算机使虚拟内存设置生效。
建议:可以划分出一个小分区专门提供给虚拟内存、IE临时文件存储等使用,以后可以对该分区定期进行磁盘整理,从而能更好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
Windows虚拟内存问题(2)
一、量身定制虚似内存
1.普通设置法
根据一般的设置方法,虚拟内存交换文件最小值、最大值同时都可设为内存容量的1.5倍,但如果内存本身容量比较大,比如内存是512MB,那么它占用的空间也是很可观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设定虚拟内存的基本数值:内存容量在256MB以下,就设置为1.5倍;在512MB以上,设置为内存容量的一半;介于256MB与512MB之间的设为与内存容量相同值。
2.精准设置法
由于每个人实际操作的应用程序不可能一样,比如有些人要运行3DMAX、Photoshop等这样的大型程序,而有些人可能只是打打字、玩些小游戏,所以对虚拟内存的要求并不相同,于是我们就要因地制宜地精确设置虚拟内存空间的数值。
①先将虚拟内存自定义的“初始大小”、“最大值”设为两个相同的数值,比如500MB;
②然后依次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性能”,在出现的“性能”对话框中,展开左侧栏目中的“性能日志和警报”,选中其下的“计数器日志”,在右侧栏目中空白处点击右键,选择右键菜单中的“新建日志设置”选项;
③在弹出的对话框“名称”一栏中填入任意名称,比如“虚拟内存测试”。在出现窗口中点击“添加计数器”按钮进入下一个窗口;
④在该窗口中打开“性能对象”的下拉列表,选择其中的“Paging File”,勾选“从列表中选择计数器”,并在下方的栏目中选择“%Usage Peak”;勾选“从列表中选择范例”,在下方的栏目中选择“_Total”,再依次点击“添加→关闭”结束
⑥在右侧栏目中可以发现多了一个“虚拟内存测试”项目,如果该项目为红色则说明还没有启动,点击该项,选择右键菜单中的“启动”选项即可
接下来运行自己常用的一些应用程序,运行一段时间后,进入日志文件所在的系统分区下默认目录“PerfLogs”,找到“虚拟内存测试_000001.csv”并用记事本程序打开它,在该内容中,我们查看每一栏中倒数第二项数值,这个数值是虚拟内存的使用比率,找到这项数值的最大值,比如图中的“46”,用46%乘以500MB(前面所设定的虚拟内存数值),得出数值为230MB。
用该数值可以将初始大小设为230MB,而最大值可以根据磁盘空间大小自由设定,一般建议将它设置为最小值的2到3倍。这样我们就可以将虚拟内存打造得更精准,使自己的爱机运行得更加流畅、更具效率
Windows虚拟内存问题(3)
二、Windows虚拟内存加速密籍
虚拟内存对于任何版本的Windows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设置得当,它将极大地提升电脑的性能和运行速度。可是在默认状态下,Windows始终将虚拟内存设为物理内存的1.5倍。这样的话,如果用户安装2GB的内存,系统就会腾出高达3GB的硬盘空间作为虚拟内存。但以当前的主流应用软件和游戏对内存的需要来看,根本没有必要使用这么多的虚拟内存。那么,有没有什么秘技或绝招可使虚拟内存运用得更有效率或更显性能呢?
2、分割存于多个硬盘
将虚拟内存设在较快的硬盘上,的确可使虚拟内存的运作更有效率。但是若电脑上两个硬盘速度一样快,则应将虚拟内存平均分配在两个不同的硬盘上(并非同一硬盘的不同分区)。因为同步进行读写操作会更有效地提高系统整体的虚拟内存性能。
举个例子,假设你原本在硬盘C上设置了700MB的虚拟内存,现在你可尝试重新分配,即把硬盘C改为350MB,硬盘D新增350MB的虚拟内存。理论上这样做会加快虚拟内存整体的读写操作.
3、硬盘需有足够空间
如果你不是很有经验的电脑用户,又或者没有特殊的使用要求,在Windows XP中选择“系统管理的大小”的方法来自动处理虚拟内存,一般情况下应该会比选择“自定义大小”的方法来得安全和稳定。不过,有一点大家必须注意,由于虚拟内存的“页面文件”(pagefile.sys)会随着电脑使用过程进行收缩和扩展,为使系统管理虚拟内存能够进行得顺利和更具弹性,我们必须保证分页文件所在的硬盘拥有足够的可用空间。
4、最小值等于最大值
选择“自定义大小”的方法来处理虚拟内存,并将最大值和最小值都设为同一数值。有很多人都相信用这种方法来处理虚拟内存有助于提高系统的性能。他们所持的理由是,当最大值和最小值都相等时,系统无需时刻进行收缩和扩展页面文件的动作。省去了这些工作,相应地就是提高系统效率。
这种方法,很多人坚信有效,但同样地,也有人指出其实并没有效果。但不管怎样也好,如要将最大值和最小值设为相等,我们必须坚守一个原则,那就是虚拟内存的大小必须足够,否则系统轻则会出现效率下降(要进行更多复写动作来腾出空间),严重的更会造成系统不稳定。
5、整理页面文件
文件数据保存在硬盘上久了,文件碎片(fragment)自然会产生。要保持或提高硬盘的工作效率,我们应不时为硬盘进行一次碎片整理。所谓虚拟内存,其实也是硬盘上的资料文件,那么虚拟内存是否也应该像普通文件般需要整理呢?
Windows系统处理页面文件(即虚拟内存)的方法有别于一般的文件。相比之下,页面文件比一般文件更少出现碎片,为页面文件进行整理通常是没有必要的。事实上,当Windows XP进行磁盘碎片整理时,页面文件不会牵涉其中。
虽然Windows不会对页面文件进行整理,但事实上页面文件也有碎片存在。追求“尽善尽美”的朋友可能仍想对页面文件进行碎片整理。大家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Windows虚拟内存问题(4)
在桌面“我的电脑”图标上单击鼠标右键,在随后出现的功能菜单中选“属性”。进入系统属性的设置窗口,用鼠标点选“高级”--“性能”--“设置”--“高级”--“更改”,在随后出现的“虚拟内存”设置窗口中选中“无分页文件”一项。最后单击“设置”按钮退出,并重新启动电脑。
重新启动后,检查一下磁盘根目录中还有没有pagefile.sys页面文件存在,如有就将之删除。清除掉虚拟内存的页面文件后,现在我们再进行磁盘碎片整理。完成后,按照前面的步骤重新设置一定数量的虚拟内存,并启动电脑使之生效。经上述方法处理后,新得出的页面文件将会是没有碎片的。
另外,如果想查看页面文件碎片的具体情况呢?启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为存在有页面文件的硬盘进行一次“分析”,再点选“查看报告”,看看“页面文件碎片”一栏便会一目了然.
6、虚拟内存的理想大小
想以“自定义大小”的方法来处理虚拟内存,究竟应该设置多大的虚拟内存呢?在Windows XP中,如果由操作系统自己定义虚拟内存,系统通常会把最小值设置为物理内存的1.5倍。当扩展时,最大值则介于物理内存的2.5至3倍。一般情况下,用户想自定义虚拟内存的大小,均可参照这个比例设置。
真的要参照这个比例吗?如果我的电脑上有1GB的内存,难不成最小值要设置为1.5GB,最大值是2.5至3GB。这样一来。Pagefile.sys页面文件至少为1.5GB,太不现实了!
其实,大内存的系统跟小内存的系统相比,在设置虚拟内存时,标准有些不同。
如果大家有512MB以上甚至1GB的内存,既然物理内存已经相当充足,所需的虚拟内存反而应该减少。故在大内存的系统中,虚拟内存的最小值可以设成物理内存的一半。比如有1GB的内存,虚拟内存的最小值设成512MB,最大值则维持3GB以备不时之需。注意:虽然最大值设为3GB,系统是不会立即出现3GB大小的pagefile.sys文件,实际上它首先会以最小值出现,待有扩展需要时才会递增。
[font=宋体] 另外,有些大内存的朋友,可能会干脆不设置虚拟内存,以此强迫系统使用速度较快的内存。其实这是不太明智的做法。正所谓凡事都不要做得太绝对,完全没有虚拟内存也不行。原因是不少应用程序在设计时要求必须使用虚拟内存,没有了就会造成系统不稳定或死机。
至于小内存的系统,例如256MB,参照1.5倍及3倍的设置比例最稳当。即虚拟内存最小值设为384MB,最大值768MB。
7、手工订制最准确的虚拟内存
0.5倍、1.5倍、3倍,哇!好像买衣服时分大、中、小号,完全没有个性。究竟设置虚拟内存有没有更“贴身剪裁”的方法呢?
在Windows XP桌面的“开始”→“运行”中输入perfmon.msc,一个与系统性能有关的监视器便会出现。看看显示器的底部,有三个计数器(pages/sec、Avg.Disk Queue Length及rocessor Time,)。为了便于我们接下来对虚拟内存的页面文件进行精确监测,现在请大家将这三个计数器逐一点选,并按键盘上的Delete键将它们删除。请大家放心,删除后,下次再启动系统性能监视器时,这三个项目会重新出现。
Windows虚拟内存问题(5)
删除后,现在请在图表中央位置单击鼠标右键,在随后出现的功能菜单中点选“添加计数器”一项,跟着在跳出窗口的“性能对象”一栏选“Process”。之后再在“从列表选择”一栏中点选“Page File Bytes”。不清楚“Page File Bytes”代表什么意思,只要单击“说明”按钮,解说文字便会出现在对话框之下。
选定“Page File Bytes”后,再在右方的“从列表选择范例”一栏选取“Total”项,之后依次单击“添加”和“关闭”按钮,一个名为“Page File Bytes”的计数器便会出现在性能监视器的下方中。
重复以上的动作,再添加一个名为“Page File Bytes Peak”的计数器(即Process下面的Page File Bytes Peak)。
现在,回头看一下监视器,图表中应该正在显示并计量着刚才新增加的两个计数器。如无意外,这两个计数器在图表上的显示不正确,即数值靠近最高比例线,没有动态变化。不用怕,这并不表示你的电脑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图表比例设得不太恰当而已!用鼠标右键逐一单击监视器底部的“Page Fele Bytes”和“Page File By8tes Peak”计数器,并选“属性”一项。在“数据”页面的“比例”一栏中改为0.0000001,这样显示器中的图表便不再是没有动静了。
如果你看过系统提供的说明,相信应该知道“Page File Bytes”和“Page File Bytes Peak”正是代表了系统监测期间所使用的虚拟内存及其峰值是多大。因此,需要精确地手工设置虚拟内存,可参考图表下方显示的数字,其单位是Bytes
想知道在正常的情况下,你的系统会耗用多少虚拟内存?请将平时日常使用的应用软件同时启动并让它们开始工作,接着再看性能监视器上所显示的数值,心中有数了吧。
人总有疯狂的时候,想知道自己疯狂使用电脑时系统需要多少虚拟内存,现在就尽情地将电脑上的程序启动并运行(例如,开十多个IE浏览器窗口上网,播放MP3和DVD影片,再进行光盘刻录或DV影片压缩编码),看看监视器的百分比会升高到多少。
在图表上右击鼠标,点选“属性”,进入“图表”页面勾选“水平格线”一项。这样图表中会出现一条条的水平分割线,是不是好分辨了?
图表中的红色垂直线跑得太快,来不及开启电脑上的程序进行测试?
同样,在图表上单击鼠标右键,选“属性”,在常规页面的“自动抽样间隔”一项中将1秒改为5秒。此时,图表中的“图形时间”数值便会由1分40秒变成8分20秒。换言之,红色垂直线走完一圈需花费8分20秒,这个时间应该足以让大家开启并运行很多应用程序,然后再慢慢查看图表中的结果。
最后,通过监视器的图表,相信大家已经能粗略估计你的电脑系统应设置多大的虚拟内存了。
Windows虚拟内存问题(6)
三、出现“虚拟内存不够”的几个可能
1、感染病毒
有些病毒发作时会占用大量内存空间,导致系统出现内存不足的问题。赶快去杀毒,升级病毒库,然后把防毒措施做好!
2、虚拟内存设置不当
虚拟内存设置不当也可能导致出现内存不足问题,一般情况下,虚拟内存大小为物理内存大小的2倍即可,如果设置得过小,就会影响系统程序的正常运行。重新调整虚拟内存大小以WinXP为例,右键点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然后在“高级”标签页,点击“性能”框中的“设置”按钮,切换到“高级”标签页,然后在“虚拟内存”框中点击“更改”按钮,接着重新设置虚拟内存大小,完成后重新启动系统就好了。
3、系统空间不足
虚拟内存文件默认是在系统盘中,如WinXP的虚拟内存文件名为“pagefile.sys”,如果系统盘剩余空间过小,导致虚拟内存不足,也会出现内存不足的问题。系统盘至少要保留300MB剩余空间,当然这个数值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而定。用户尽量不要把各种应用软件安装在系统盘中,保证有足够的空间供虚拟内存文件使用,而且最好把虚拟内存文件安放到非系统盘中。
4、因为SYSTEM用户权限设置不当
基于NT内核的Windows系统启动时,SYSTEM用户会为系统创建虚拟内存文件。有些用户为了系统的安全,采用NTFS文件系统,但却取消了SYSTEM用户在系统盘“写入”和“修改”的权限,这样就无法为系统创建虚拟内存文件,运行大型程序时,也会出现内存不足的问题。问题很好解决,只要重新赋予SYSTEM用户“写入”和“修改”的权限即可,不过这个仅限于使用NTFS文件系统的用户。
四、虚拟内存的优化
1. 启用磁盘写入缓存
在“我的电脑”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硬件”,打开设备管理器找到当前正在使用的硬盘,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在硬盘属性的的“策略”页中,打开“启用磁盘上的写入缓存”。
这个选项将会激活硬盘的写入缓存,从而提高硬盘的读写速度。不过要注意一点,这个功能打开后,如果计算机突然断电可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数据丢失。因此最好在有UPS的情况下再打开这个功能。当然,如果你平常使用计算机时不要进行什么重要的数据处理工作,没有UPS也无所谓,这个功能不会对系统造成太大的损失。
2. 打开Ultra MDA
在设备管理其中选择IDE ATA/ATAPI控制器中的“基本/次要IDE控制器”,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打开“高级设置”页。这里最重要的设置项目就是“传输模式”,一般应当选择“DMA(若可用)”。
3. 配置恢复选项
Windows XP 运行过程中碰到致命错误时会将内存的快照保存为一个文件,以便进行系统调试时使用,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而言,这个文件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反而会影响虚拟内存的性能。所以应当将其关闭。
在“我的电脑”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高级”,在“性能”下面单击“设置”按钮,在“性能选项”中选择“高级”页。这里有一个“内存使用”选项,如果将其设置为“系统缓存”,Windows XP 将使用约4MB的物理内存作为读写硬盘的缓存,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速度。默认情况下,这个选项是关闭的,如果计算机的物理内存比较充足,比如256M或者更多,最好打开这个选项。但是如果物理内存比较紧张,还是应当保留默认的选项。
Windows虚拟内存问题(7)
页面文件的设置
页面文件的大小计算
对于不同的计算机而言,页面文件的大小是各不相同的。关于页面文件大小的设置,有两个流传甚广的“公式”,“物理内存X2.5”或者“物理内存X1.5”。这两种计算方法固然简便,但是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计算机。设置页面文件大小最准确的方法是看看计算机在平常运行中实际使用的页面文件大小。
通过Windows XP自带的日志功能可以监视计算机平常使用的页面文件的大小,从而进行最准确的设置,具体步骤如下。
一、在“我的电脑”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高级”,单击“性能”下面的“设置”按钮,然后选择“高级”页,单击“虚拟内存”下方的“更改”按钮。选择“自定义大小”,并将“起始大小”和“最大值”都设置为300M,这只是一个临时性的设置。设置完成后重新启动计算机使设置生效。
二、进入“控制面板-性能与维护-管理工具”,打开“性能”,展开“性能日志和警告”,选择“计数器日志”。在窗口右侧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日志设置”
三、随便设置一个日志名称,比如“监视虚拟内存大小”。
四、在“常规”页中单击“添加计数器”按钮。
在“性能对象”中选择“Paging File”,然后选中“从列表选择记数器”下面的“%Usage Peak”,并在右侧“从列表中选择范例”中选择“_Total”。最后单击“添加”和“关闭”按钮。
五、别忘了记住“日志文件”页中的日志文件存放位置和文件名,我们后面需要查看这个日志来判断Windows XP平常到底用了多少虚拟内存,在这个例子中,日志文件被存放在D:Perflog目录下。
另外还要设置“日志文件类型”为“文本文件”,这样便于阅读。
这时你可以看到刚才新建的日志条目前面的图标变成了绿色,这表明日志系统已经在监视虚拟内存了。如果图标还是红色,你应该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开始”来启动这个日志。
过一段时间后打开这个CVS文件,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内容的条目。
这个日志文件记录这一段时间中页面文件的使用情况,注意这里的单位是%,而不是MB。通过简单的计算,我们就可以得到页面文件的最小尺寸,公式是“页面文件尺寸X百分比”。比如这个例子中,虚拟内存最大的使用比率是31%,300MBX31%=93MB,这个值就是虚拟内存的最小值(注意,300MB是前面的设置的临时值)。
如果物理内存较大,可以考虑将页面文件的“起始大小”和“最大值”设置为相等,等于上一步中计算出来的大小。这样硬盘中不会因为页面文件过渡膨胀产生磁盘碎片,其副作用是由于“最大值”被设置的较小,万一偶然出现虚拟内存超支的情况,可能会导致系统崩溃。
设置页面文件
现在回到“虚拟内存”的设置对话框中选择自定义大小并按照上面的计算结果分别设置“初始大小”和“最大值”。这里我们将“初始大小”设置为91M,而将“最大值”设置成了200M,这样比较保险
对页面文件进行碎片整理
Windows XP运行时需要大量访问页面文件,如果页面文件出现碎片,系统性能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而且会缩短硬盘的使用寿命。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页面文件定期进行碎片整理。
[font=宋体] 不过别忘了,页面文件是系统关键文件,Windows XP运行时无法对其进行访问。所以对它进行碎片整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一是安装Windows双系统,然后启动另外一个Windows对Windows XP所在的分区进行碎片整理。二是使用专门的工具软件,比如System File Defragmenter等参考资料:谢谢 请慢慢看
phpcms与Dedecms的选择
个人建议:如果你的网站数据量比较大的话(=5w)建议使用PHPCMS或其他CMS,如果是一般的技术网站则可以用DEDE,且如果你懂一些PHP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二次开发。
php人教版小学语文晦
1. 引言…. 2
2. 适用范围…. 2
3. 标准化的重要性和好处…. 3
4. PHP编码规范与原则…. 3
4.1. 代码标记… 3
4.2. 注释… 3
4.3. 书写规则… 4
4.3.1. 缩进… 4
4.3.2. 大括号{}、if和switch. 4
4.3.3. 运算符、小括号、空格、关键词和函数… 5
4.3.4. 函数定义… 6
4.3.5. 引号… 6
4.3.6. 多语言问题… 7
4.4. 命名原则… 8
4.4.1. 变量、对象、函数名… 8
4.4.2. 常量… 8
4.5. 变量的初始化与逻辑检查… 8
4.6. 安全性… 9
4.7. 兼容性… 9
4.8. 代码重用… 10
4.9. 其他细节问题… 10
4.9.1. 包含调用… 10
4.9.2. 错误报告级别… 11
5. 数据库设计…. 11
5.1. 字段… 11
5.1.1. 表和字段命名… 11
5.1.2. 字段结构… 11
5.2. SQL语句… 12
5.3. 性能与效率… 13
5.3.1. 定长与变长表… 13
5.3.2. 运算与检索… 13
5.3.3. 结构优化与索引优化… 14
5.3.4. 查询优化… 14
5.3.5. 兼容性问题… 16
6. 模板设计…. 16
6.1. 代码标记… 16
6.2. 书写规则… 16
6.2.1. HTML. 16
6.2.2. 变量… 16
6.2.3. 语言元素… 17
6.2.4. 缩进… 17
7. 文件与目录…. 17
7.1. 文件命名… 17
7.2. 目录命名… 18
7.3. 空目录索引… 18
1. 引言
本规范由编程原则组成,融合并提炼了开发人员长时间积累下来的成熟经验,意在帮助形成良好一致的编程风格。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有需要本文档会不定期更新。
版权: 陕西玖肆陆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最后更新日期:年11月20日 2006
2. 适用范围
如无特殊说明,以下规则要求完全适用于phpcms项目,同时也可大部分适用于公司其他PHP项目。
3. 标准化的重要性和好处
当一个软件项目尝试着遵守公共一致的标准时,可以使参与项目的开发人员更容易了解项目中的代码、弄清程序的状况。使新的参与者可以很快的适应环境,防止部分参与者出于节省时间的需要,自创一套风格并养成终生的习惯,导致其它人在阅读时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在一致的环境下,也可以减少编码出错的机会。缺陷是由于每个人的标准不同,所以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和改变自己的编码风格,暂时性的降底了工作效率。从使项目长远健康的发展以及后期更高的团队工作效率来考虑暂时的工作效率降低是值得的,也是必须要经过的一个过程。标准不是项目成功的关键,但可以帮助我们在团队协作中有更高的效率并且更加顺利的完成既定的任务。
1. 程序员可以了解任何代码,弄清程序的状况
2. 新人可以很快的适应环境
3. 防止新接触PHP的人出于节省时间的需要,自创一套风格并养成终生的习惯
4. 防止新接触PHP的人一次次的犯同样的错误
5. 在一致的环境下,人们可以减少犯错的机会
6. 程序员们有了一致的敌人
4. PHP编码规范与原则
4.1.代码标记
PHP程序可以使用或来界定 PHP 代码,在HTML页面中嵌入纯变量时,可以使用这样的形式。
近年来PHP开发组一直倡导代码规范化和标准化,未来版本PHP可能会开始不建议使用甚至取消和这种速记形式,因此为了加强程序兼容性,在发布之前我们将统一把
4.2.注释
注释是对于那些容易忘记作用的代码添加简短的介绍性内容。请使用 C 样式的注释“”和标准 C++ 注释“//”。
程序开发中难免留下一些临时代码和调试代码,此类代码必须添加注释,以免日后遗忘。所有临时性、调试性、试验性的代码,必须添加统一的注释标记“//debug”并后跟完整的注释信息,这样可以方便在程序发布和最终调试前批量检查程序中是否还存在有疑问的代码。例如:
$num = 1;
$flag = TRUE; //debug 这里不能确定是否需要对$flag进行赋值
if(empty($flag)) {
//Statements
}
4.3.书写规则
4.3.1. 缩进
每个缩进的单位约定是一个TAB(8个空白字符宽度),需每个参与项目的开发人员在编辑器(UltraEdit、EditPlus、ZendStudio等)中进行强制设定,以防在编写代码时遗忘而造成格式上的不规范。
本缩进规范适用于PHP、JavaScript中的函数、类、逻辑结构、循环等。
4.3.2. 大括号{}、if和switch
首括号与关键词同行,尾括号与关键字同列;
if结构中,if和elseif与前后两个圆括号同行,左右各一个空格,所有大括号都单独另起一行。另外,即便if后只有一行语句,仍然需要加入大括号,以保证结构清晰;
switch结构中,通常当一个case块处理后,将跳过之后的case块处理,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添加break。break的位置视程序逻辑,与case同在一行,或新起一行均可,但同一switch体中,break的位置格式应当保持一致。
以下是符合上述规范的例子:
If ($condition)
{
switch ($var)
{
case 1: echo ‘var is 1’; break;
case 2: echo ‘var is 2’; break;
default: echo ‘var is neither 1 or 2’; break;
}
}
else
{
switch ($str)
{
case ‘abc’:
$result = ‘abc’;
break;
default:
$result = ‘unknown’;
break;
}
}
4.3.3. 运算符、小括号、空格、关键词和函数
每个运算符与两边参与运算的值或表达式中间要有一个空格,唯一的特例是字符连接运算符号两边不加空格;
左括号“(” 应和函数关键词紧贴在一起,除此以外应当使用空格将“(”同前面内容分开;
右括号“)”除后面是“)”或者“.”以外,其他一律用空格隔开它们;
除字符串中特意需要,一般情况下,在程序以及HTML中不出现两个连续的空格;
任何情况下,PHP程序中不能出现空白的带有TAB或空格的行,即:这类空白行应当不包含任何TAB或空格。同时,任何程序行尾也不能出现多余的TAB或空格。多数编辑器具有自动去除行尾空格的功能,如果习惯养成不好,可临时使用它,避免多余空格产生;
每段较大的程序体,上、下应当加入空白行,两个程序块之间只使用1个空行,禁止使用多行。
程序块划分尽量合理,过大或者过小的分割都会影响他人对代码的阅读和理解。一般可以以较大函数定义、逻辑结构、功能结构来进行划分。少于15行的程序块,可不加上下空白行;
说明或显示部分中,内容如含有中文、数字、英文单词混杂,应当在数字或者英文单词的前后加入空格。
根据上述原则,以下举例说明正确的书写格式:
$result = (($a + 1) * 3 / 2 + $num)).’Test’;
$condition ? func1($var) : func2($var);
$condition ? $long_statement
: $another_long_statement;
if ($flag)
{
//Statements
//More than 15 lines
}
Showmessage(‘请使用 restore.php 工具恢复数据。’);
4.3.4. 函数定义
l 参数的名字和变量的命名规范一致;
l 函数定义中的左小括号,与函数名紧挨,中间无需空格;
l 开始的左大括号另起一行;
l 具有默认值的参数应该位于参数列表的后面;
l 函数调用与定义的时候参数与参数之间加入一个空格;
l 必须仔细检查并切实杜绝函数起始缩进位置与结束缩进位置不同的现象。
例如,符合标准的定义:
function authcode($string, $operation, $key = '')
{
if($flag)
{
//Statement
}
//函数体
}
不符合标准的定义:
function authcode($string,$operation,$key = '') {
//函数体
}
4.3.5. 引号
PHP中单引号和双引号具有不同的含义,最大的几项区别如下:
单引号中,任何变量($var)、特殊转义字符(如“\t \r\n”等)不会被解析,因此PHP的解析速度更快,转义字符仅仅支持“\’”和“\\”这样对单引号和反斜杠本身的转义;
双引号中,变量($var)值会代入字符串中,特殊转义字符也会被解析成特定的单个字符,还有一些专门针对上述两项特性的特殊功能性转义,例如“\$”和“{$array[‘key’]}。这样虽然程序编写更加方便,但同时PHP的解析也很慢;
数组中,如果下标不是整型,而是字符串类型,请务必用单引号将下标括起,正确的写法为$array[‘key’],而不是$array[key],因为不正确的写法会使PHP解析器认为key是一个常量,进而先判断常量是否存在,不存在时才以“key”作为下标带入表达式中,同时出发错误事件,产生一条Notice级错误。
因此,在绝大多数可以使用单引号的场合,禁止使用双引号。依据上述分析,可以或必须使用单引号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下述:
l 字符串为固定值,不包含“\t”等特殊转义字符;
l 数组的固定下标,例如$array[‘key’];
l 表达式中不需要带入变量,例如$string = ‘test’;,而非$string = “test$var”;
例外的,在正则表达式(用于preg_系列函数和ereg系列函数)中,phpcms全部使用双引号,这是为了人工分析和编写的方便,并保持正则表达式的统一,减少不必要的分析混淆。
数据库SQL语句中,所有数据都不得加单引号,但是在进行sql查询之前都必须经过intval函数处理;所有字符串都必须加单引号,以避免可能的注入漏洞和SQL错误。正确的写法为:
$catid = intval($catid);
SELECT * FROM phpcms_member WHERE username=’$_username’ ANDcatid=$catid;
所有数据在插入数据库之前,均需要进行addslashes()处理,以免特殊字符未经转义在插入数据库的时候出现错误。phpcms中如果已经引入了文件common.inc.php,则所有通过 GET, POST,FILE,取得的变量默认情况下已经使用了addslashes()进行了转义,不必重复进行。如果数据处理必要(例如用于直接显示),可以使用stripslashes() 恢复,但数据在插入数据库之前必须再次进行转义。
缓存文件中,一般对缓存数据的值采用 addcslashes($string, '\'\\')进行转义。
4.3.6.
4.4.命名原则
命名是程序规划的核心。古人相信只要知道一个人真正的名字就会获得凌驾于那个人之上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只要你给事物想到正确的名字,就会给你以及后来的人带来比代码更强的力量。
名字就是事物在它所处的生态环境中一个长久而深远的结果。总的来说,只有了解系统的程序员才能为系统取出最合适的名字。如果所有的命名都与其自然相适合,则关系清晰,含义可以推导得出,一般人的推想也能在意料之中。
就一般约定而言,类、函数和变量的名字应该总是能够描述让代码阅读者能够容易的知道这些代码的作用。形式越简单、越有规则,就越容易让人感知和理解。应该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晦涩不标准的命名。
4.4.1. 变量、对象、函数名
变量、对象、函数名一律为小写格式,除非必要,单词之间一般不使用下划线“_”进行分割;
以标准计算机英文为蓝本,杜绝一切拼音、或拼音英文混杂的命名方式;
变量命名只能使用项目中有据可查的英文缩写方式,例如可以使用$data而不可使用$data1、$data2这样容易产生混淆的形式,应当使用$articledata、$userdata这样一目了然容易理解的形式;
可以合理的对过长的命名进行缩写,例如$bio($biography),$tpp($threadsPerPage),前提是英文中有这样既有的缩写形式,或字母符合英文缩写规范;
必须清楚所使用英文单词的词性,在权限相关的范围内,大多使用$enable***、$is***、的形式,前者后面接动词,后者后面接形容词。
4.4.2. 常量
常量应该总是全部使用大写字母命名,少数特别必要的情况下,可使用划线来分隔单词;
PHP 的内建值 TRUE、FALSE 和NULL必须全部采用大写字母书写。
4.5.变量的初始化与逻辑检查
任何变量在进行累加、直接显示或存储前必需进行初使化,例如:
$number = 0; //数值型初始化
$string = ‘’; //字符串初始化
$array = array(); //数组初始化
判断一个无法确定(不知道是否已被赋值)的变量时,可用empty()或isset(),而不要直接使用if($switch)的形式,除非你确切的知道此变量一定已经被初始化并赋值。
empty()和isset()的区别为:
l bool empty(mixed var)
n 如果 var 是非空或非零的值,则 empty() 返回FALSE。换句话说,""、0、"0"、NULL、FALSE、array()、var $var;以及没有任何属性的对象都将被认为是空的,如果 var 为空,则返回 TRUE。
l bool isset(mixed var[, mixed var[, ...]])
n 如果 var 存在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n 如果已经使用 unset() 释放了一个变量之后,它将不再是 isset()。若使用 isset() 测试一个被设置成 NULL的变量,将返回 FALSE。同时要注意的是一个 NULL 字节("\0")并不等同于 PHP 的 NULL 常数。
判断一个变量是否为数组,请使用is_array(),这种判断尤其适用于对数组进行遍历的操作,例如foreach(),因为如果不事先判断,foreach()会对非数组类型的变量报错;
判断一个数组元素是否存在,可使用isset($array[‘key’]),也可使用empty(),两者异同见上。
4.6.安全性
PHP中的变量不并不像C语言那样需要事先声明,解释器会在第一次使用时自动创建他们,同样类型也不需要指定,解释器会根据上下文环境自动确定。从开发人员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种极其方便的处理方法。一个变量被创建了,就可以在程序中的任何地方使用。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开发人员工经常不注意初始化变量。因此,为了提高程序的安全性,我们不能相信任何没有明确定义的变量。所有的变量在定义使用前要初使化以防止恶意构造提交的变量覆盖程序中使用的变量。
细节可以阅读()这篇文档,该文档里罗列了PHP常见的安全问题,阅读该文档是非常有必要的!
4.7.兼容性
代码设计应当兼顾PHP 高低版本的特性,当前,应仍然以PHP 4.3.0作为最低通过平台,尽量不使用高版本PHP新增的函数、常数或者常量。如果使用只在高版本才具备的函数,必须对其进行二次封装,自动判断当前PHP版本,并自行编写低版本下的兼容代码;
对于个别函数,参数要求或者代码要求应当以较为严格的PHP版本为准;
除非必要,不要使用PHP扩展模块中的函数。使用时应当加入必要的判断,当服务器环境不支持此函数的时候,进行必要的处理。文档和程序中的功能说明中,也应加上兼容性说明。
4.8.代码重用
代码的有效重用可以减少效率的损失与资源的浪费。在开发软件项目时为了避免重复劳动和浪费时间。开发人员应尽量提高现有代码的重用率,同时将更多的精力用在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功能的创新开发上面。
l 在需要多次使用代码,并且对于您希望实现的任务没有可用的内置 PHP函数时,不吝啬定义函数或类。开发者须根据功能、调用情况,将函数放置于include目录并以.func.php作为函数文件后缀,将类放置于include/class目录。超过3行,实现相同功能的程序切勿在不同程序中多次出现,这是无法容忍和回避的问题;
l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出现同一个程序中出现两段或更多的相似代码或相同代码,即便在不同程序中,也应尽力避免。开发者应当总是有能力找到避免代码大段(超过10行)重复或类似的情况。
需要强调的是,本部分虽然篇幅较短,但却是十分需要经验,并将花费开发者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优化的部分,任何产品开发者必须时刻清楚和理解代码重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在增强产品效率、逻辑性和可读性上下功夫,这是一名优秀软件开发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4.9.其他细节问题
4.9.1. 包含调用
包含调用程序文件,请全部使用require_once,以避免可能的重复包含问题;
包含调用缓存文件,由于缓存文件无法保证100%正确打开,请使用include_once或include。在必要时,可以使用@include_once或@include的方式,以忽略错误提示;
包含和调用代码中,须以PHPCMS_ROOT.’/’开头,应避免直接写程序文件名(例如:require_once‘x.php’;)的做法;
所有被包含和调用的程序文件,包括但不限于程序、缓存或模板,通常其不能被直接URL请求。phpcms通过在./include/common.inc.php中定义一个标记性常量IN_PHPCMS,来判断程序是否被合法调用。因此,在除了./include/common.inc.php以外的任何一个被包含和调用的程序文件中,需要包含以下内容,以使得访问者无法直接通过URL请求该文件:
defined('IN_PHPCMS') or exit('Access Denied');
4.9.2. 错误报告级别
在软件开发和调试阶段,请使用error_reporting(E_ALL);作为默认的错误报告级别,此级别最为严格,能够报告程序中所有的错误、警告和提示信息,以帮助开发者检查和核对代码,避免大多数安全性问题和逻辑错误、拼写错误。error_reporting()可以在./include/common.inc.php的头几行进行设置。
在软件发布时,请使用error_reporting(E_ERROR | E_WARNING |E_PARSE);作为默认的错误报告级别,以利于用户使用并将无谓错误提示信息降至最低。
5. 数据库设计
5.1.字段
5.1.1. 表和字段命名
表和字段的命名以前面《4.4命名原则》的约定为基本准则。
所有数据表名称,只要其名称是可数名词,则必须以复数方式命名,例如:phpcms_member(用户表);存储多项内容的字段,或代表数量的字段,也应当以复数方式命名,例如:hits(查看次数)、items(内容数量)。
当几个表间的字段有关连时,要注意表与表之间关联字段命名的统一,如phpcms_article_1表中的articleid与phpcms_article_data_1表中的articleid。
代表id自增量的字段,通常用以下几种形式:
l 一般情况下,使用全称的形式,例如userid、articleid;
l 没有功能性作用,只为管理和维护方便而设的id,可以使用全称的形式,也可只将其命名为id。
篇幅所限,无法一一赘述,但所有与表、字段相关的命名,请务必大量参考phpcms现有字段的命名方式,以保证命名的系统性和统一性。
5.1.2. 字段结构
允许NULL值的字段,数据库在进行比较操作时,会先判断其是否为NULL,非NULL时才进行值的必对。因此基于效率的考虑,所有字段均不能为空,即全部NOTNULL;
预计不会存储非负数的字段,例如各项id、发帖数等,必须设置为UNSIGNED类型。UNSIGNED类型比非UNSIGNED类型所能存储的正整数范围大一倍,因此能获得更大的数值存储空间;
存储开关、选项数据的字段,通常使用tinyint(1)非UNSIGNED类型,少数情况也可能使用enum()结果集的方式。tinyint作为开关字段时,通常1为打开;0为关闭;-1为特殊数据,例如N/A(不可用);高于1的为特殊结果或开关二进制数组合(详见phpcms中相关代码);
MEMORY/HEAP类型的表中,要尤其注意规划节约使用存储空间,这将节约更多内存。例如cdb_sessions表中,就将IP地址的存储拆分为4个tinyint(3)UNSIGNED类型的字段,而没有采用char(15)的方式;
任何类型的数据表,字段空间应当本着足够用,不浪费的原则,数值类型的字段取值范围见下表:
字段类型 存储空间(b) UNSIGNED 取值范围
tinyint 1 否 -128~127
是 0~255
smallint 2 否 -32768~32767
是 0~65535
mediumint 3 否 -8388608~8388607
是 0~16777215
int 4 否 -2147483648~2147483647
是 0~4294967295
bigint 8 否 -9223372036854775808
~9223372036854775807
是 0
~18446744073709551615
5.2.SQL语句
所有SQL语句中,除了表名、字段名称以外,全部语句和函数均需大写,应当杜绝小写方式或大小写混杂的写法。例如select * fromphpcms_member;是不符合规范的写法。
很长的SQL语句应当有适当的断行,依据JOIN、FROM、ORDER BY等关键字进行界定。
通常情况下,在对多表进行操作时,要根据不同表名称,对每个表指定一个1~2个字母的缩写,以利于语句简洁和可读性。
如下的语句范例,是符合规范的:
$result = $db-query(”SELECT m.*, i.*
FROM “.TABLE_MEMBER.” m, “.TABLE_MEMBERINFO.” i
WHERE m.userid=i.userid AND m.userid=’$_userid’);
望采纳!
国内CMS系统排名?目前有比较权威的数据吗?
看到网上到处发了很多CMS系统排名的软文,发现真的很扯淡,甚至有些系统都没用过的也胡乱评论一翻,之后突出他要推广的CMS系统,作为曾经在某CMS软件公司呆过很长时间的我实在无法接受,出来瞎聊几句,欢迎批评指点。
首先,CMS系统在行业内从未有排名说法,因为没有任何的评判标准,所以也就没有排名高低之分。要是硬说要对CMS进行一个排名的话,个人认为只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对比:
1、 用户数量;
2、 系统功能丰富程度;
3、 系统稳定性、负载能力(动态并发访问量);
4、 系统安全性(专业检测扫描报告);
5、 系统的易用性及扩展性;
为什么我要说是简单对比,因为对于一个CMS系统来说,你单拿任何一个点来评判,都会有无法对比的情况,首先从技术角度来说,CMS系统开发语言不同,有.NET平台的,有ASP的,有PHP的,有JAVA的,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这些开发语言你就没法有一个准确的对比,就好像中文和英文,你怎么评判哪种语言好坏?
首先我们从用户数上来看看各家的局面:
用户排名第一:动易CMS
动易作为国内最早的CMS开发商之一,曾经有过一段极度辉煌的时期,可惜老板没抓住机会发展,错过了黄金发展阶段。但是在用户数上来说,一直保持着领先低位,主要功劳还是得益于2006年的高峰阶段,当时使用动易系统的用户将近25万(含非商业用户),在国内网站市场占比达到20%左右,动易论坛每天在线人数可达3万人,注册用户数23万多,可说是动易的盛世时期。当时的动易CMS还是采用的ASP开发,简单易用,所以个人站长之类的极其推崇。自此高峰期之后,动易沉醉于每天主动寻上面来的订单而忘记了后面追赶的狼,后面的一两年都没有什么创新突破,更是在2008年推出了.NET系统后,由于页面设计难度较高,加上新系统价格提升,大部分用户依旧使用着ASP老系统。动易没有一个灵活的过渡发展方案,导致大部分的用户停留在旧系统,或者分流到了风讯、科讯、帝国、织梦、PHPCMS等系统中,至此,动易用户开始萎缩。
用户排名第二档:织梦、PHPCMS、帝国……
其实较真来说,第二用户量的CMS没法进行核对,因为没有准确数据参考,只能按大概评估去进行归属。织梦之所以分到了第二档,首先是织梦使用的免费策略,吸引了大批的个人站长用户,加上动易转型.NET后,大量动易用户不适应而选择了采用PHP开发的织梦系统。但是随着创始人IT柏拉图的离开,织梦经营策略进行了改变,将着重于商业系统解决方案的方向发展。这对于那些使用惯了免费系统的个人站长们来说并不是件好事。织梦离开IT柏拉图之后,其用户量也就缺乏了增长的动力。
而另一个CMS系统PHPCMS可谓是和动易一起成长的兄弟企业,其创始人“淡淡风”与动易“WEBBOY”经常在网上论剑,一时亮瑜。随着CMS发展进入低谷,随着酷六收购PHPCMS,淡淡风宣布离开,PHPCMS发了新系统,受广大用户质疑,随之而来的是用户的离去,再后来就是淡淡风重新创立公司CMPTOP,对与PHPCMS来说更是一次打击,从此走上了下坡路。
用户排名第三档:TRS、中科汇联、南京大汉……
为什么把拓尔思、中科汇联、南京大汉这类公司归属在CMS用户排名的第三档,主要是因为这类公司已经不纯属是做CMS产品的公司,他们更多的是项目型公司,不以产品用户数取胜。当然这类公司不止这三家,包括开普互联、CMSTOP、西安博达、西部动力等,当然智宇软件也属于项目型公司,以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服务为主要业务。
拓尔思早期也提供产品,后来转型做项目,当然它也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主要做高端项目为主,大部分客户是部委、军队、省厅级政府单位,也是CMS行业内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PS:西安博达、动易软件、中科汇联这类挂新三板的上市公司不要出声,新三板那是交钱就可以弄上去的,没什么意义,只能忽悠不懂新三板的人。你让智宇软件花个几万块找证券公司也可以进行新三板挂牌,没多少意义,又不衡量业绩,也不管盈利亏损,挂牌上去有什么知道宣传?大家不要喷我,实在是被中国股市坑太惨了。)言归正传,像拓尔思这里公司已经属于边缘化的CMS公司,成为多元化发展软件科技公司,这两年更是转型到安全领域,公司的主要营收将不再是网站建设服务。中科汇联、开普互联、南京大汉这些公司一样,慢慢的就去产品化,成为解决方案应用服务提供商。
论用户数排名,大概也就简单聊这些了吧,总体而已国内CMS行业已经白热化,早期很多做CMS的企业已经在历史的浪潮中慢慢死去或者转型,留下的大部分是在吃老本,苟延残喘。就现在互联网形势来说,个人站长几乎没几个能保持盈利增长的,甚至很多是连服务器租用费都收不回来,所以CMS行业靠用户数比拼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转型做商业化服务,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才会有出路。比较各家CMS之间的功能也同化得差不多了,也没有哪家在研发创新功能,随之而来的只能是炒冷饭,换界面,而功能也就那么几样,2006年那会还有个动易龙头可以抄下功能,现在动易自己都得去抄别人了,你还能有什么创新发展可言?
接下来内容论述敬请留意后续……
转载请注明来自于智宇软件
关于phpcms报告和phpcms源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