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linux服务器怎么搭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如何搭建Linux服务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搭载Linux服务器
开发网站的时候,常常需要自己配置Linux服务器。
本文记录配置Linux服务器的初步流程,也就是系统安装完成后,下一步要做的事情。这主要是我自己的总结和备忘,如果有遗漏,欢迎大家补充。
下面的操作针对Debian/Ubuntu系统,其他Linux系统也类似,就是部分命令稍有不同。
第一步:root用户登录
首先,使用root用户登录远程主机(假定IP地址是128.199.209.242)。
ssh root@128.199.209.242
这时,命令行会出现警告,表示这是一个新的地址,存在安全风险。键入yes,表示接受。然后,就应该可以顺利登入远程主机。
接着,修改root用户的密码。
passwd
第二步:新建用户
首先,添加一个用户组(这里假定为admin用户组)。
addgroup admin
然后,添加一个新用户(假定为bill)。
useradd -d /home/bill -s /bin/bash -m bill
上面命令中,参数d指定用户的主目录,参数s指定用户的shell,参数m表示如果该目录不存在,则创建该目录。
接着,设置新用户的密码。
passwd bill
将新用户(bill)添加到用户组(admin)。
usermod -a -G admin bill
接着,为新用户设定sudo权限。
visudo
visudo命令会打开sudo设置文件/etc/sudoers,找到下面这一行。
root ALL=(ALL:ALL) ALL
在这一行的下面,再添加一行。
root ALL=(ALL:ALL) ALL
bill ALL=(ALL) NOPASSWD: ALL
上面的NOPASSWD表示,切换sudo的时候,不需要输入密码,我喜欢这样比较省事。如果出于安全考虑,也可以强制要求输入密码。
root ALL=(ALL:ALL) ALL
bill ALL=(ALL:ALL) ALL
然后,先退出root用户的登录,再用新用户的身份登录,检查到这一步为止,是否一切正常。
exit
ssh bill@128.199.209.242
第三步:SSH设置
首先,确定本机有SSH公钥(一般是文件~/.ssh/id_rsa.pub),如果没有的话,使用ssh-keygen命令生成一个(可参考我写的SSH教程)。
在本机上另开一个shell窗口,将本机的公钥拷贝到服务器的authorized_keys文件。
cat ~/.ssh/id_rsa.pub | ssh bill@128.199.209.242 'mkdir -p .ssh cat - ~/.ssh/authorized_keys'
# 或者在服务器端,运行下面命令
echo "ssh-rsa [your public key]" ~/.ssh/authorized_keys
然后,进入服务器,编辑SSH配置文件/etc/ssh/sshd_config。
sudo cp /etc/ssh/sshd_config ~
sudo nano /etc/ssh/sshd_config
在配置文件中,将SSH的默认端口22改掉,可以改成从1025到65536之间的任意一个整数(这里假定为25000)。
Port 25000
然后,检查几个设置是否设成下面这样,确保去除前面的#号。
Protocol 2
PermitRootLogin no
PermitEmptyPasswords no
PasswordAuthentication no
RSAAuthentication yes
PubkeyAuthentication yes
AuthorizedKeysFile .ssh/authorized_keys
UseDNS no
上面主要是禁止root用户登录,以及禁止用密码方式登录。
接着,在配置文件的末尾,指定允许登陆的用户。
AllowUsers bill
保存后,退出文件编辑。
接着,改变authorized_keys文件的权限。
sudo chmod 600 ~/.ssh/authorized_keys chmod 700 ~/.ssh/
然后,重启SSHD。
sudo service ssh restart
# 或者
sudo /etc/init.d/ssh restart
下面的一步是可选的。在本机~/.ssh文件夹下创建config文件,内容如下。
Host s1
HostName 128.199.209.242
User bill
Port 25000
最后,在本机另开一个shell窗口,测试SSH能否顺利登录。
ssh s1
第四步:运行环境配置
首先,检查服务器的区域设置。
locale
如果结果不是en_US.UTF-8,建议都设成它。
sudo locale-gen en_US en_US.UTF-8 en_CA.UTF-8
sudo dpkg-reconfigure locales
然后,更新软件。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upgrade
最后,再根据需要,做一些安全设置,比如搭建防火墙,关闭HTTP、HTTPs、SSH以外的端口,再比如安装Fail2Ban,详细可参考这篇《Securing a Linux Server》。
linux服务器怎么搭建
方法一:安装linux下的xampp,假如你不能离开管理工具,不习惯命令的话。方法二:单独安装包。如在redhatenterprise5.4下利用yum命令逐个安装apache、mysql、php。安装这三个就完成了LAMP完整的web服务器结构。至于你说的GD库是php内的一个库,安装php的时候应该都配备完全了,假如没有你可以自己再下载添加。
linux服务器怎么搭建p
最近要涉及到服务器的部署,用linux,所以新潮热血,学了点linux服务器的部署,配置,搭建,这里总结一下,不为别的,反正是日后留着来回顾一下就够了,回忆一下大体步骤:
准备食材:
虚拟机:VMware_workstation_full_12.5.2
linux镜像文件:ubuntu-14.04.1-desktop-amd64.iso
jdk1.8:jdk-8u11-linux-x64.tar.gz
tomcat:apache-tomcat-8.0.39-windows-x64.zip
首先,我需要一台虚拟机来构建自己的linux服务器,于是搜索网上下载了VMvare,有很多,下了个最新的试试,感觉不错,然后,再下个linux镜像文件,在网上搜索下,虚拟机的安装教程,一步一步的装上,这里用了两三天,主要是软件问题,找了好多路子,但回头一看,就用网上什么系统之家,脚本之家,或者推荐的就行,从CSDN下载的一个也用不了,浪费了好多积分,让我对它失望了一点,本来以为它是万能的,不过没事,路子多。也搜了好多文章,遇到点问题,如:系统不兼容,版本不匹配啥的,反正不好使就从来,一步一步,最后可算安成了,初次欣喜。
然后就是接下来重要的了,linux系统有了,可以先下个linux命令文档,先敲一敲,因为我主要就是部署一下,也不用太多的命令,所以就学几页就不往下看了,以后有机会可以继续看看。
炝锅准备:先安装个jdk,用得1.8,最新的,不过版本不重要,除非项目需要的jdk版本高,安装好的linux很全,里面的浏览器就可以下,注意是linux for jdk,要不然可不行。然后新建一个java文件夹在根目录的(这里的根目录要通过cd 再接/usr/进入,而不是home/xxx,可以通过pwd查看当前所在路径)/usr/下,用来放置解压后的jdk文件,这里因为后缀名是tar.gz所以直接用tar -xf 命令解压,命令都是最简单的,具体的中间-xf可以百度一下,不做详解。
切菜:配置JDK的环境变量,这里用了点时间,因为感觉这个有点别扭,跟windows下不一样,配置环境变量需要注意,自己的用户可能没有权限,需要使用root权限,而我刚开始权限密码不知道,就通过sudo passwd设置一下初始密码,然后通过su root输入密码才进去的,当然密码是看不见的。进去之后,到/etc/文件夹找到profile文件,通过文件编辑命令vi profile在文件的末尾加上变量参数:
JAVA_HOME=/usr/java/jdk1.8.0_11
PATH=$JAVA_HOME/bin:$PATH
CLASSPATH=.:$JAVA_HOME/jre/lib/rt.jar:$JAVA_HOME/lib/dt.jar:$JAVA_HOME/lib/tools.jar
这里是有不同,不用怀疑,比如说那个PATH,加进去之后:wq保存退出,然后可以查看一下,echo $PATH查看PATH,这时是没有配上的,需要命令:source profile激活一下,把环境变量保存在profile里需要每次进来都要通过source激活一下,如果想只看不编辑文件的话可以输入cat+文件名来查看。
炒菜:这下可以把下好的tomcat解压到自定义的一个文件夹里了,我的是home/pengyy/tomcat/下,到config文件里修改一下端口号,vi命令编辑server.xml,里面后来启动的时候8005那个端口有冲突,我直接改了8088,然后又把http请求的端口改成了8001,OK,tomcat配置完成,没什么过多的步骤。
上菜:将一个完成的web项目打成war包,放在tomcat下的webapps里解压,网上说,tomcat启动情况下,放进去可以自动解压,不过我的没发生,不知道为啥,所以就人工解压了,新建个文件夹,和项目根路径相同,然后用jar -xvf xxx.war 命令解压,不过如果报jar命令没有找到,则是因为jdk环境变量,没有激活的原因,这个地方我卡了好久,因为jar命令是基于jdk里的,除非你用unzip命令解压,unzip命令的好处可以解压并新建文件夹。不过我用着不好使,所以就用jar了,是麻烦了一点。
开吃:进入到tomcat下的bin目录,输入命令启动:./start.sh,终止命令是./shutdown.sh,按TAB键时可以提示的哈,其实(./)是当前路径的意思,可以不加,如果加了,启动或终止完事需要按ctrl+c返回到命令行。这样项目就启动了,可以查看日志,去tomcat的logs目录底下查看catalina.out日志文件,可以通过cat查看文件命令,也可以tail -f(倒数多少行可以为数字) catalina.out来查看。如果端口号被占用,可以用命令lsof -i:端口号 来查看端口号被占用的进程号,或者停止该进程,或者修改tomcat的端口号都可以。而当你不确定是否终止了哪个项目的时候,可以通过输入命令ps -ef|grep java来查看一下是否有在运行的项目,通过kill -9 进程号就可以干掉哪个正在运行的项目了。最后通过ifconfig或者ip命令获取虚拟机的Ip地址,在主机上通过ip+端口号+项目根路径的方式访问即可。
吃后感:感觉已经很详细了,虽然有点啰嗦,但因为第一次写,不仅是为了回顾一下,也是为了练练自己的总结能力,如果有太多错误的地方请及时指出,我会多加修改的,通过这次学习,感觉自己得到的好处真的不少,以前对这真是一窍不通,但,从安装到遇到问题,到解决,到最后成功运行,帮助自己了解了太多的细节和不懂的地方,也许不是那么精通,但已经比以前进步太多了。希望所有人都不只是去看一个东西,要多实践才能往前走得更远,加油!小小程序员。
附加甜点(命令):
cat(查看文本),
vi编辑文本命令:a(在字符右侧插入),i(在字符左侧插入),:wq,ZZ(保存退出),:q,q!(不保存退出) :w(保存继续编辑),ctrl+F(翻页),/字符(向后查找),?字符(向前查找),:!bash(退出,执行命令,exit返回继续编辑),x(删除单个字符),dd(删除正行),u(回退修改)
mv file fileFolder(移动文件)
cp file fileFolder(复制文件)
rm -rf/f file(删除文件夹/文件)
ls(查看文件目录)
ls -a(查看所有文件包括隐藏)
ll(列出所有文件包括权限等内容)
关于linux服务器怎么搭和如何搭建Linux服务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