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linux如何分区为好,以及linux分区怎么分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linux怎么分区最好?
分区根据用途而定。
linux分区一般没有定数,只要空间够用怎么分都行。
一般三个分区
1.跟目录/, 引导分区/boot,交换分区swap。一般/boot分区100M就够了,swap没有定数,说是1.5到2倍内存大小,不过一般和内存一样大就行了。
2.剩下的都给/分区。如果是多个用户的话,为了保护用户的数据,给/home单独一个分区。
10G应该就够了。
单用户做桌面版,
分区最简单,一个swap分区,一个/就够了,最多加一个/boot
这样好处就是不用考虑具体分区的分配空间,所有东西都弄一起。
服务器
/boot分区100M,其他分区大小不好给出来。总之/usr,/var,/opt这三个分区最占空间,给这三个分区尽量分配更大的空间。其他的分区自己斟酌。
linux存储如何分区
您好,方法
1
我们先fdisk -l看看,所有的存储设备。
可以看到/dev/sdb设备,没有分区表,那么肯定就是我们那块新的硬盘了。
2
我们fdisk /dev/sdb,可以看到最后面一行的提示,m for help。
m是more更多的意思,更多帮助输入m。
3
我们输入n,n是new新的意思。意思就是新建分区。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e是extend扩展的意思,就是说建立扩展分区。
p是primary partition主分区的意思,就是说建立主分区。
我们这里建立扩展分区。
4
设置分区号,设置为1
开始柱面号,直接回车默认
结束柱面号也是直接回车默认,也就是所有柱面都被分成扩展分区。
5
输入p然后回车查看一下。
6
在用n新建一个分区,这时候可以看到logical,逻辑的意思。
7
l之后,和建立扩展分区一样,它会让你设置开始柱面和结束柱面。
我们在结束柱面输入+10g,也就是自动计算,从柱面1开始计算,计算到10G后为结束标志。
我们给逻辑分区分10g。
8
用p查看一下结果。ok,接着分剩下的10G。
n新建分区,l选择逻辑分区。
柱面开始位置,回车选择默认。
柱面结束位置,回车选择默认。
p再看下结果。
w保存起来。
这时需要等待,等待分区完成。
fdisk -l看一下,存储器和分区信息。
教你怎么在linux下分区
这时我们需要给它设置文件系统并进行格式化。
mkfs -t ext3 /dev/sdb5
mkfs -t ext3 /dev/sdb6
给它们设置ext3的文件系统,并格式化。
我们在新建两个目录,用来挂载这两个分区。
mkdir /data1 ; mkdir /data2
然后我们挂载这两个分区。
mount /dev/sdb5 /data1 ; mount /dev/sdb6 /data2
ok,这样就可以正常使用了。可是重启之后又要手动挂载怎么办?
很简单,我们只要配置一下就OK了。
vim /etc/fstab
编辑/etc/fstab文件
文件字段含义如下:
第一个字段,标识符,可以是UUID或者设备文件名
第二个字段,挂载点
第三个字段,文件系统类型
第四个字段,挂载参数,例如设置读写这些权限等等
第五个字段,分区是否被dump备份,0代表不备份,1代表每天备份,2代表不定期备份。
第六个字段,分区是否被fsck检查,0代表不检查,其他非负数代表检测优先级,1比2的优先级大,数越大,优先级越小,
wq保存退出之后,我们分别复制两个文件到我们的挂载点,为了等会测试。
cp /etc/issue /data1 ; cp /etc/virc /data2
然后重启。
开机过程中,可以看到在挂载两个存储器。
登录之后,我们mount看看是不是自动挂上去了?
再看看/data1 和 /data2的文件是否在?
LINUX怎么分区要祥细的,谢谢。
linux
分区并不是至少三个,其实两个也是完全足够的,一个用作根分区,另一个用作交换分区,这样最好,说白点,如果物理内存够大的话,交换分区也可以不要,不过还是建议你留下吧,她就像Windows中的虚拟内存,一般取物理内存的1.5-2.0倍。这是为节约磁盘的安装方案,便于节约空间安装其他的操作系统。如果磁盘够大的话,可以保留多个分区,如root
、home
等,home分区相当于windows的用户文件夹,里面专门用来存放个人资料,建议大一些,单独分出来当然最好,可以避免linux重装好文件丢失嘛、哦,对了,记得安装在主分区。
我把我的分区方案给你看下哈,我的是unbuntu
和windows
7
双系统,
安装linux系统,硬盘如何分区
一般分这四个区就可以了:
1、/swap 逻辑分区 swap分区 大小为内存为8G(挂载点:交换空间,相当于windows中的内存条)
2、/ 主分区 ext4格式 大小为120~150G(挂载点:EXT4日志文件系统,根目录,相当于windows中的c盘)
3、/boot 逻辑分区 大小为500M~1G(挂载点:EXT4日志文件系统,启动引导项,存放系统启动时所需的文件)
4、/home 逻辑分区 相当于我的文档 大小为剩余大小(挂载点:EXT4日志文件系统,用户工作目录,相当于windows下除c盘的其它盘) 更多Linux介绍可查看《Linux就该这么学》。
linux如何分区合适?
那看你用做什么了。
linux分区一般没有定数,
只要空间够用怎么分都行。
一般三个分区
跟目录/, 引导分区/boot,交换分区swap
一般/boot分区100M就够了,swap没有定数,说是1.5到2倍内存大小,不过一般和内存一样大就行了。
剩下的都给/分区。
如果是多个用户的话,为了保护用户的数据,给/home单独一个分区。
10G应该就够了。
如果是单用户做桌面版的话,
分区最简单,一个swap分区,一个/就够了,最多加一个/boot
这样好处就是不用考虑具体分区的分配空间,所有东西都弄一起。
如果是服务器,/boot分区100M,其他分区大小不好给出来。总之/usr,/var,/opt这三个分区最占空间,给这三个分区尽量分配更大的空间。其他的分区自己斟酌。
linux 如何分区才好?
谈到分区,不得不提到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以管理存储设备上文件的数据结构和方法集合。Linux 启动以后,会在内存中创建一棵虚拟的文件系统树,所有系统已知的存储设备(例如磁盘分区、闪存盘、磁带)都被认为是这棵大树上的一个分叉,也称为一个加载点。有两个加载点是必要的。一个是 / (根目录或称根文件系统),一个是 swap (交换分区,用作虚拟内存)。有了这两个加载点,你的 Linux 就可以正常安装和使用了。 分区至少要有两个:一个用来加载 / ,文件系统可以选择 Ext3 或者 ReiserFS。(其他的文件系统你可以在你熟悉了 Linux 和了解其他文件系统的特性以后,再来尝试。) 另一个用来加载 swap,文件系统理所当然地选择 linux swap。 \"/\" 所在分区至少需要 3.5 G,否则安装过程会中断。如果将来要安装其他软件,例如 gnome 桌面环境或者一些游戏,则需要至少 5G。 swap 分区大小至少跟你的内存大小等同,推荐为物理内存的 1~2 倍,如果小于 1 倍,你将不能使用休眠到磁盘的功能。当然,如果担心以后会使用一些超大程序(如某些科学计算工具),那分 2~3 倍于内存大小的空间给它也可以,日后还可以酌情增减交换分区的大小和数量。 对于不清楚 Linux 加载点作用的朋友,你可以先使用两个必需分区运行 Linux。当你愿意、喜欢或者有特殊需要继续使用 Linux 的时候,你再给 Linux 添加空间。这样你可以充分使用你的硬盘。例如有些人在 /home 里存放了自己下载的很多歌曲,但又不想日后重装系统时被格式化掉,你可以为 /home 单独分一个区,今后重装系统时不要格式化而是直接挂载这个分区到 /home 即可。由于 /usr 目录非常庞大而又很少改动,/var 经常变化,也可能很庞大,有些人喜欢单独为它们分区。 不用担心再添加空间会很困难。如果某个分区显得小了,只需要(利用磁盘的空闲空间或删除一个无用分区)创建一个更大的分区,把它挂载到一个临时目录,然后把现有分区里的文件复制到这个临时目录里,接着修改 /etc/fstab,将原来加载点对应的分区修改成那个新的分区,然后重启即可,而你对程序的相关设置不会改变。 (1)对于 win 系统,不建议使用两个以上主分区,建议用一个主分区+一个大扩展分区,扩展分区本身就是一个主分区。 (2)安装 linux 之前,务必在硬盘上留出空闲空间,或者在 win 自身环境里删除一个分区备用,也可用 pqmagic,但完成操作一定要重启进入一次 win 以便使硬件变更被系统识别出来,然后才能进行其他操作。绝不能格式化一个 win 分区用作 lin 分区!这是因为:在 magic linux 1.2/2.0 版本上,安装程序 MI 存在一个 BUG:格式化分区时并没有修改分区标识,导致该分区仍然被识别成原来的分区类型,这样直接格式化 win 分区成 lin 分区并安装系统后将不能启动。 (3)安装期间,不要删除 win 下的分区。特别是不能在 win 系统所在分区前方增、减分区,这将导致 win2000/xp/2003 不能启动(修复的方法是修改 boot.ini 文件,参见上面第 5 条“为何安装 linux 后我的 winxp/2003/2000 不能启动了?”)。若原来有 linux 分区,则尽量安装在原来的 linux 分区上,而不应该格式化掉一个原有的 win 分区。这样 win 就不会因为原来一个能识别的分区变得不可认识了,误认为它损坏了,从而造成检测硬盘、启动缓慢等现象。在 win “管辖范围外”安装其他系统,win 将不予理会。这个问题比较普遍,尤其是 win 2000,一些 win 论坛也有深入探讨。 有这样几个区是一定要分的: 1./——根目录,即主分区 2.交换空间(swap)——作为系统虚拟内存 3./boot——它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建这个分区是有必要的,因为目前大多数的PC机要受到BIOS的限制,况且如果有了一个单独的/boot启动分区,即使主要的根分区出现了问题,计算机依然能够启动。这个分区的大小约在50MB—100MB之间。但是如果想用LILO启动Red Hat Linux系统的话,含有/boot的分区必须完全在柱面1023以下。又由于8GB后的数据LILO不能读取,所以Red Hat Linux要安装在8GB的区域以内。 4./usr——是 Linux系统存放软件的地方,如有可能应将最大空间分给它。 5./home——是用户的home目录所在地,这个分区的大小取决于有多少用户。如果是多用户共同使用一台电脑的话,这个分区是完全有必要的,况且根用户也可以很好地控制普通用户使用计算机,如对用户或者用户组实行硬盘限量使用,限制普通用户访问哪些文件等。其实单用户也有建立这个分区的必要,因为没这个分区的话,那么你只能以根用户的身份登陆系统,这样做是危险的,因为根用户对系统有绝对的使用权,可一旦你对系统进行了误操作,麻烦也就来了。 6./var/log——是系统日志记录分区,如果设立了这一单独的分区,这样即使系统的日志文件出现了问题,它们也不会影响到操作系统的主分区。 7./tmp——用来存放临时文件。这对于多用户系统或者网络服务器来说是有必要的。这样即使程序运行时生成大量的临时文件,或者用户对系统进行了错误的操作,文件系统的其它部分仍然是安全的。因为文件系统的这一部分仍然还承受着读写操作,所以它通常会比其它的部分更快地发生问题。 8./bin——存放标准系统实用程序。 9./dev——存放设备文件。 10./opt——存放可选的安装的软件。 11./sbin——存放标准系统管理文件。 最后才是重点: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一个SWAP分区,一个/boot分区,一个/usr分区,一个/home 分区,一个/var/log分区。
关于linux如何分区为好和linux分区怎么分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