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linux中sa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什么是SA权限?
- 2、linux sa也就是Linux 运维很有前途吗?
- 3、ls包括sa
- 4、Linux网络协议栈7--ipsec收发包流程
- 5、sa是什么意思?
- 6、sa什么意思?是是啊的意思吗
什么是SA权限?
SA权限:一般SQL数据库默认管理帐号,等同于系统超级管理员。一般SQL数据库是不要设置这个权限帐号,否则如果程序出现注入漏洞那么这台服务器就可能被控制。
SA权限(即 SYSTEM 和ADMIN的缩写)是msSQL数据库的默认系统帐户,具有最高权限。
第一次安装MSSQL时,如果没有或过于简单的设置了SA的密码,别人就很容易猜解密码。
通过SOL连接器等工具连接到1433(MSSQL默认端口),利用扩展存储过程执行系统命令。
linux sa也就是Linux 运维很有前途吗?
1. 还是很多的,你搜 linux 管理就有很多
2. 做运维的话就要学会自己找资料
3. 看企业。腾讯这种刚进去在10W/Y,一般的小公司在4-5W.
4. 同2。一直都在招,关键是个人技术水平如何。银行这种要么关系厚,要么技术好。
补充:简单的讲,1,处理故障.2,提升性能. 3.打酱油。最重要的就是保证不出问题。
ls包括sa
ls是Linux下最常用的指令之一,也是一条非常古老的命令,它最早可追述到Unix系统,甚至更古老的Multics下相同的命令。
计算机一直是一个很复杂的机器,其中的硬件是由许许多多繁琐的操作系统来控制,其中就包括了Linux操作系统,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认识一下Linux操作系统中的“ls”吧。
详细内容
01
一般情况下,ls命令将每个由Directory参数指定的目录或者每个由File参数指定的名称写到标准输出,以及所要求的和标志一起的其它信息,如果不指定File或Directory参数,ls命令显示当前目录的内容。
02
Linux是一款免费的操作系统,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免费获得,并可以任意修改其源代码,是一种开源电脑操作系统内核,是一个用C语言写成,符合POSIX标准的类Unix操作系统。
03
但人们也已经习惯了用Linux来形容整个基于Linux内核,并且使用GNU工程各种工具和数据库的操作系统。
04
Linux操作系统诞生于1991年10月5日(这是第一次正式向外公布时间),Linux存在着许多不同的Linux版本,但它们都使用了Linux内核。
05
Linux可安装在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中,比如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视频游戏控制台、台式计算机、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
Linux网络协议栈7--ipsec收发包流程
流程路径:ip_rcv() -- ip_rcv_finish() -- ip_local_deliver() -- ip_local_deliver_finish()
解封侧一定是ip报文的目的端,ip_rcv_finish中查到的路由肯定是本机路由(RTCF_LOCAL),调用 ip_local_deliver 处理。
下面是贴的网上的一张图片。
ip_local_deliver_finish中 根据上次协议类型,调用对应的处理函数。inet_protos 中挂载了各类协议的操作集,对于AH或者ESP来说,是xfrm4_rcv,对于ipsec nat-t情况下,是udp协议的处理函数udp_rcv,内部才是封装的ipsec报文(AH或者ESP)。
xfrm4_rcv -- xfrm4_rcv_spi -- xfrm4_rcv_encap -- xfrm_input
最终调用 xfrm_input 做收包解封装流程。
1、创建SKB的安全路径;
2、解析报文,获取daddr、spi,加上协议类型(esp、ah等),就可以查询到SA了,这些是SA的key,下面列出了一组linux ipsec的state(sa)和policy,方便一眼就能看到关键信息;
3、调用SA对应协议类型的input函数,解包,并返回更上层的协议类型,type可为esp,ah,ipcomp等。对应的处理函数esp_input、ah_input等;
4、解码完成后,再根据ipsec的模式做解封处理,常用的有隧道模式和传输模式。对应xfrm4_mode_tunnel_input 和 xfrm4_transport_inout,处理都比较简单,隧道模式去掉外层头,传输模式只是设置一些skb的数据。
5、协议类型可以多层封装,如ESP+AH,所以需要再次解析内存协议,如果还是AH、ESP、COMP,则解析新的spi,返回2,查询新的SA处理报文。
6、经过上面流程处理,漏出了用户数据报文(IP报文),根据ipsec模式:
流程路径如下图,这里以转发流程为例,本机发送的包主要流程类似。
转发流程:
ip_forward 函数中调用xfrm4_route_forward,这个函数:
1、解析用户报文,查找对应的Ipsec policy(__xfrm_policy_lookup);
2、再根据policy的模版tmpl查找对应最优的SA(xfrm_tmpl_resolve),模版的内容以及和SA的对应关系见上面贴出的ip xfrm命令显示;
3、最后根据SA生成安全路由,挂载再skb的dst上; 一条用户流可以声明多个安全策略(policy),所以会对应多个SA,每个SA处理会生成一个安全路由项struct dst_entry结构(xfrm_resolve_and_create_bundle),这些安全路由项通过 child 指针链接为一个链表,其成员 output挂载了不同安全协议的处理函数,这样就可以对数据包进行连续的处理,比如先压缩,再ESP封装,再AH封装。
安全路由链的最后一个路由项一定是普通IP路由项,因为最终报文都得走普通路由转发出去,如果是隧道模式,在tunnel output封装完完成ip头后还会再查一次路由挂载到安全路由链的最后一个。
注: SA安全联盟是IPsec的基础,也是IPsec的本质。 SA是通信对等体间对某些要素的约定,例如使用哪种协议、协议的操作模式、加密算法、特定流中保护数据的共享密钥以及SA的生存周期等。
然后,经过FORWARD点后,调用ip_forward_finish()--dst_output,最终调用skb_dst(skb)-output(skb),此时挂载的xfrm4_output
本机发送流程简单记录一下,和转发流程殊途同归:
查询安全路由: ip_queue_xmit -- ip_route_output_flow -- __xfrm_lookup
封装发送: ip_queue_xmit -- ip_local_out -- dst_output -- xfrm4_output
注:
1). 无论转发还是本地发送,在查询安全路由之前都会查一次普通路由,如果查不到,报文丢弃,但这条路由不一定需要指向真实的下一跳的出接口,只要能匹配到报文DIP即可,如配置一跳其它接口的defualt。
2). strongswan是一款用的比较多的ipsec开源软件,协商完成后可以看到其创建了220 table,经常有人问里面的路由有啥用、为什么有时有有时无。这里做个测试记录: 1、220中貌似只有在tunnel模式且感兴趣流是本机发起(本机配置感兴趣流IP地址)的时候才会配置感兴趣流相关的路由,路由指定了source;2、不配置也没有关系,如1)中所说,只要存在感兴趣流的路由即可,只不过ping的时候需要指定source,否者可能匹配不到感兴趣流。所以感觉220这个表一是为了保证
ipsec封装发送流程:
xfrm4_output--xfrm4_output_finish--xfrm_output--xfrm_output2--xfrm_output_resume--xfrm_output_one
xfrm4_output 函数先过POSTROUTING点,在封装之前可以先做SNAT。后面则调用xfrm_output_resume--xfrm_output_one 做IPSEC封装最终走普通路由走IP发送。
贴一些网上的几张数据结构图
1、安全路由
2、策略相关协议处理结构
3、状态相关协议处理结构
sa是什么意思?
sa是SA技术。
SA(Selective Availability)技术,即人为地将误差引入卫星中和卫星数据中,故意降低GPS精度。其直接影响是C/A码的精度从原先的20m降低到100m。
SA技术通过以下技术实现:
ξ技术,是将卫星发播的全球定位系统卫星轨道参数施加一个慢变偏移,使广播星历的精度降低,以降低定位精度;δ技术,是对卫星的基准频率(10.23赫)施加随机的、并受控于美国军方的高频率抖动噪声信号。
使由基准信号派生的所有信号都会出现随机抖动,以产生测距误差和测速误差,使C/A码单点定位精度降低。SA技术于1991年7月1日开始实施,使C/A码单点定位精度由25米降低到100米。
sa什么意思?是是啊的意思吗
SA是Standalone的缩写,是独立组网的意思,是5G的一种组网类型。在SA独立组网的模式下,用户(5G终端)接入5G基站和5G核心网,能更好地发挥5G的优势特性比如说超低延迟等。
关于linux中sa是什么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