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r8500如何做软路由,以及r8500路由器设置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设置软路由
配置很简单,先打开DHCP服务端,勾选启用,把IP段写上(注意不要跟你网吧PC客户机冲突),写好网关DNS一类的点击保存,看到绿色的“服务已开启”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接下来选择网络服务---认证服务,勾选启用,把认证页的标题、公告写进去,把您希望网民成功认证后跳转到的第一个页面写上去,把希望认证的IP段写上去,这个一定要注意一下,千万别把你客户机的IP段也写进去了,否则你的客户机开机都得先认证才可以上网了。
为了安全(其实也没啥安全问题),可以扩展一个IP段开做认证,在内网设置里,扩展一个你没有使用的IP段,比如我们公司内部是192点168点10.X段,可以扩展一个192点168点5点1的IP段来给DHCP使用,而网吧原有客户机不使用该IP段。
爱快提供了多种认证方式,我更推荐优惠券功能了,你可以按时长生成一些优惠券码,比如一小时的或两小时的,然后打印出来,有人上网一个小时,你就给他一个码,他可以边上网,边微信,该下机自动就把他给断开了,网民爽,你也爽,大家爽,才是真的爽,哈哈。
2、网件r8500怎么搭建2级路由
如果你只是想把WGR614v9当做交换机使用,就不要在WGR614v9上启用DHCP。然后将两台路由器串联起来,注意:只连接LAN接口,把WGR614v9的WAN接口空在那里,也不要做任何配置。这样就可以了。可以给WGR614v9的LAN接口配置一个IP地址用于管理,但DNS、DHCP什么的都不要配置。这样就可以了。
如果需要启用无线,则将两台路由器的无线桥接一下就可以了,之间不用网线连接,DHCP什么的也都不用配置。
如果是只启用WGR614v9的无线,则将网线接入WGR614v9的WAN接口,然后将这个接口的地址配置为固定IP,网关和DNS都为JWNR2000的LAN地址,再在LAN接口上开启DHCP,注意网段不能和JWNR2000的LAN一样。然后再开启无线功能。
3、网件R8500(已刷梅林)如何给群晖NAS设置端口映射? 路由器是网件R8500(梅林),群晖NA
如果已经刷入梅林,可以尝试使用群晖内自带的套件ez-Internet进行路由端口转发的自动配置及ddns的设置,如果端口转发没有设置成功,可以在路由器管理页面-外部网络-端口转发进行手动设置
如果洗白成功,应该可以直接使用群晖的QuickConnect进行远程访问,只需要在互联网中输入quickconnect.cn/您的群晖quickconnectID即可进行访问,如果是使用的第三方ddns或一级域名,可以在控制面板的外部访问-ddns进行设置
4、怎样做软路由
Ipcop软路由制作教程
Ipcop是一款非常好用的路由器软件,内置防火墙,对机器的性能要求低,运行稳定,因此得到了广大用户的称赞。Ipcop是一款类似于Linux界面的操作系统,具备良好的路由功能和高度的稳定性。
Ipcop对于初次接触的人来说,安装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使用了网友K71g兄弟制作的Ipcop V1.4版镜像文件,方便大家的使用,在此,特别感谢K71g兄弟的辛苦劳动。使用此镜像安装,只需要将镜像文件全盘镜像到一块硬盘中,就可以了。
Ipcop V1.4版镜像文件下载地址:
一、使用Ipcop V1.4版镜像文件使用的硬件条件:
安装Ipcop的硬件配置并不高,但一定要求机器运行稳定,不能出现频繁死机和重新启动的现象,否则你网吧的顾客会跑光光的。
100台以下网吧使用Ipcop的硬件配置:
CPU:赛扬466或以上 内存:64MB 硬盘:5G
网卡必须使用Rtl8139的网卡,数量两块
我使用上面的硬件配置做了一台路由器,可以支持120台机器,连续运行了三个多月没有关机。如果你网吧的机器数量多,请合理增加硬件的配置就可以了。
二、安装Ipcop V1.4路由
由于我们使用的是Ipcop V1.4版的镜像文件,因此直接使用克隆程序恢复到硬盘中就可以使用了。
1、找一块安装有Windows 98系统的硬盘(命名为A硬盘,下同),如果仅有Windows 98的三个系统文件也可以的。将下载的Ipcop V1.4版的镜像文件,放入A硬盘,并下载Ghost 8.0以上的克隆程序在此硬盘。
2、将A硬盘挂接在准备安装Ipcop路由的机器上,用A硬盘的操作系统启动,进入DOS后,运行克隆程序,选择Local Disk form Image(从镜像中恢复硬盘,也就是全盘克隆)选项,然后查找到下载到的镜像文件,恢复到准备安装Ipcop路由的机器硬盘中。大约两分钟,就可以完成克隆。克隆完成后关机就可以了。
3、将A硬盘取下,检查一下Ipcop路由是否能够正常启动。
三、设置Ipcop路由
Ipcop路由启动后,当出现XX Login:界面后,输入root用户名和root的密码,进入Ipcop软路由界面(XX是根据软路由机器的名字而出现的)。如果你克隆后无法启动,请检查一下硬盘是否在主板上的第一个IDE接口上,并保证是硬盘跳线是主硬盘。
本篇仅针对于固定IP的宽带进行设置,ADSL的设置,请参照里面的相关选项。
1、进入设置程序:
用Admin超级用户登录后,运行setup进入Ipcop的设置界面。在Ipcop的设置中,主要是设置网卡,其他选项不用额外设置的。
2、网络设置:
Ipcop的网卡设置中,有Red+Green网卡设置,其中,Red是指连接外网的网卡,因此在连接网线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把网线插错了。Green是指连接内网的网卡,在Ipcop V1.4镜像这个版本中,内网卡必须用Rtl8139芯片的网卡,外网可以任意指定,否则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在Ipcop的安装版本中,内网可以使用任意的网卡,这一点请务必注意。
选择“Network Configuration Menu”菜单,进入网卡的设置选项。如图一
(图一)
这个菜单有四个子菜单,所有的网络设置都在这个菜单中。
3、Netword Configuration type设置
进入“Netword Configuration Menu”设置菜单后,选择第一项“Netword Configuration type”进入网卡类型设置,选择Green+Red项,因为我们的Ipcop软路由使用两块网卡。设置完成后,按OK保存,按Done保存设置并返回上一级菜单。
4、Drivers and card assignments设置
这项设置,主要是检查系统中有没有新增加的网卡。为了保证Ipcop系统的正常运行,务必对此项进行设置。
如果我们的内外网卡都使用了Rtl8139的网卡,教你一个密诀。安装一块网卡,进入系统后,进入该选项设置后,在保护时,系统会提示没有找到哪一块网卡,如果没有找到Red网卡,那你现在的网卡就是Green,连接内网的网卡了。
5、Address Settings设置
该选项是负责设置两网卡的网络地址。进入Address Settings设置项后,分别设置Red和Green网卡的地址。我们先进入Red网卡的设置选项,如图二
(图二)
我们一般都是光纤,用Tab键移动至“Static”选项就可以了。然后把电信部门提供的IP地址填写好就可以了。DHCP Hostname是设置启动DHCP服务后的主机名字,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更改一下。
Green网卡的地址,根据自己网吧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下就可以了。
6、DNS and Gateway Settings
该项设置主要是用来设置DNS服务器的地址和网关地址的。进入该选项后,可以设置Red网卡的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如图三
(图三)
我们将电信部门提供的DNS服务器地址和网关地址填写完成后,按OK保存即可。
经过以上简单的设置,我们的Ipcop路由已经可以工作了。
四、Ipcop的其他设置项
1、Hostname:更改Ipcop软路由的机器名字,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给路由器取个名字。
2、ISDN Configuration Menu:ISDN设置菜单,在这个菜单中,可以设置ISDN的一些选项,如Ppoe拨号的用户名和密码。由于我们很少使用ADSL上网,因此这部分不做太多的详细介绍。
3、Keyboard Mapping设置:键盘的区域选项设置,与Windows控制面板中的“键盘”选项差不多的功能,我们选择“US”美式键盘。
4、Timezone设置:时区设置。我们在中国使用,请选择“China/Beijing”,如果没有北京,请选择Hongkong香港。
五、Ipcop路由的管理维护
我们使用的该版本的Ipcop,很多设置方面都进行了优化。我们在日常的管理中,只需要简单维护一下就可以了。
1、终端维护:
我们可以在Ipcop软路由的机器中,进行维护,运行一些命令。最基本的一条,在Ipcop的提示符下,可以运行Ping命令,检查网络是否连通。
2、Web页面管理维护:
我们可以通过来完成对软路由的部分管理和维护工作,如端口映射、DHCP服务器的设置、ADSL口令设置、Ipcop口令修改等操作。由于该版本的Web页面已经汉化,不再多讲了。
更详细的说明在这里
参考资料:
5、软路由怎么做?
首先是选硬件,根据你的带机量选择合适的硬件,不用一味的高端,合适就好,尽量选一线品牌,大板子,这样稳定性高些,根据自己需要选择网卡数量,选好以后在网站上下载软路由安装程序,可以选者IOS,刻录光盘安装,也可以选IMG,用U盘就可以安装,安装比较简单,一般不同的都有教程,比如海蜘蛛,维盟等,都基本是一两步就可以完成安装,个人觉得维盟还不错
关于r8500如何做软路由和r8500路由器设置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